返回丙字卷 第五十八节 存在感(补更)(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道对方在谨慎什么但这个时候却顾不得许多了。
    章翰犹豫了一下但在对方目光坚持下有些勉强地道:“哱拜我们还是有所了解的其人素来骄狂和鞑靼人眉来眼去其子哱承恩是副总兵掌握有一万主力其中有三千苍头军是精锐另外一子哱承宠和义子哱云各自掌握着五千兵力其中各有一千苍头军精锐从粮秣草料来判断支应到五月应该是没问题的刘东旸和土文秀等人状况就不是我们能掌握的了……”
    如果说对哱拜等人的刺探还能勉强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及其过于强势的架势让榆林镇有些警惕才会刺探消息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在刘东旸等人尚未反叛时你却刺探邻镇军情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柴恪和杨鹤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些叛军表现出来的掌控力和战斗力已经让他们心急如焚但是冯紫英的提醒又让他们觉察到了叛军的弱点——粮草补给。
    像宁夏镇这等基本上完全依靠外部运送粮秣补给的边镇只要把他们困死在一镇之内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自己都会崩溃。
    但是问题是朝廷却不能这么做榆林镇这边倒是能封堵住但是甘肃镇那边呢固原镇那边呢?
    而且朝廷也需要考虑清楚如果一旦叛军到最后孤注一掷把整个宁夏镇乃至甘肃镇化为一片白地那朝廷怎么办?
    朝廷有钱有粮怎么都好办没钱没粮就不敢坐视宁夏镇和甘肃镇沦为白地否则那要么朝廷就只能放弃这两镇退守固原和榆林放任这两地成为鞑靼人和蒙兀儿人的牧地和猎场要么就要投入巨大重建两镇这都不是朝廷能够接受的。
    可以说这也是柴恪和杨鹤为什么心急火燎的连夜赶路要尽快推动大军集结筹划攻势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叛军固然拖不起但是朝廷也拖不起。
    但冯紫英就要提醒他们的是朝廷固然拖不起恐怕叛军比想象的还要拖不起。
    “紫英你想说什么?”
    “柴大人学生想说无论是叛军自身还是河套上的鞑靼人都不可能有多余的粮草来供他们支应虽然他们现在看起来攻势很猛其实我们就咬住一条固原和甘肃那边死死顶住如果实在顶不住也要尽可能做到坚壁清野不给叛军留下一点儿东西榆林镇这边如果大军汇集便可从容展开攻势……”
    军议对于冯紫英来说也只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撑再说就要露馅了。
    但从现下的情形来看大周起码在边地还是保持着基本的情报网络的只不过承平已久加上粮饷不足出现了较大的萎缩。
    任何一项事务都离不开钱粮支持这句话真的是大实话。
    像九边诸镇其实都有自己的夜不收、尖哨、缉事等专司刺探情报的人员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负责刺探塞外鞑靼军情政情社情的夜不收而尖哨这是专司刺探敌酋和达官贵人的特定人员而缉事则是卫镇专门负责自身辖区内社情的人员可以说整个边军的情报体系是相当完备的。
    但是随着粮饷的欠缺各镇士卒大规模逃亡的情形下这等力量自然也会不同程度的遭到裁撤像三边四镇中除了夜不收还保留着外像尖哨和缉事很多时候实际上已经彻底裁撤了。
    随军赞画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的建议是否被主帅采纳那就是主帅的事儿了甚至像冯紫英和郑崇俭这种新嫩能让你在场合上说两句已经算是主帅十分欣赏你了你要在不知进退那就是不识时务了。
    所以冯紫英在说完之后就很懂规矩的闭口不言了。
    提醒到主帅注意到后勤补给对自身和叛军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冯紫英相信柴恪明白该如何来处置才对。
    二月十九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榆林卫城。
    冯唐在城外迎接到柴恪、杨鹤一行冯紫英也终于见到了阔别两年的老爹。
    紧接着下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但是仪式尚未结束就接到了一个坏消息素囊台吉再度寇边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