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己字卷 第二十二节 《月旦谈》(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有从今年二月开始青檀书院模仿着翰林院办的《内参》也办了一份刊物叫做《月旦谈》聘请冯紫英作为名誉总编。”
    “《月旦谈》?”张骐有些惊讶“这《月旦谈》模仿《内参》的话难道是要以时政为探讨宣教?嗯是不是效仿后汉汝南许劭兄弟搞的那个月旦评?”
    “应该有点儿这方面的意思这份刊物是月刊每月初一出版既然是效仿《内参》肯定就要牵扯时政但我看了两期不得不说青檀书院这方面还是把控得很好论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当下朝政中已经推行或者说值得探讨的东西……”
    张骥若有所思“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小冯修撰的授意还是周永春的控制总之这份《月旦谈》很有点儿意思既有一些对朝政主要是地方上官府的一些时政政策的建言献策也有对六部中的一些政策的探讨据说才出了两期每期不过两三百份但六部和北直隶各府甚至像宛平、大兴这些州县的知府知州知县们都已经开始主动订阅了。”
    “朝廷对此没有反应?”张骐迟疑着道:“这等民间书院所办的报刊论理是不允许涉及时政的那《今日新闻》不也就是从不涉及时政么?”
    《内参》是翰林院办的编辑均为观政进士而发文章者要么是观政进士要么就是必须匿名的官员当然只是对外匿名编辑部内部还是知晓的这也是以备朝廷查阅所以这份《内参》算是半官方的报刊。
    《今日新闻》不一样那是纯粹民间办报当时向礼部和顺天府申报时便已经言明不涉及时政只是纯粹的文学、商业类的报刊所以没什么问题。
    但《月旦评》又有些不一样它是青檀书院所办评论者多为青檀书院东园学子和教师教谕们但却大多不涉及朝廷大计更多的是一些地方上具体施政策略即便有涉及六部的政策也是一种探讨和商榷性的建言献策所以出了两期之后礼部也基本上默许了。
    毕竟青檀书院是当下齐阁老和现在中书科掌科事据说未来可能会成为新设立商部尚书的官应震的根基所在在没有明显问题时也不好干预而且人家现在每出一期时都提前主动送到了礼部来相当于备案了。
    “我问过礼部左侍郎顾秉谦其称《月旦谈》皆为士子谏言士子们心忧国事忠君爱国之心可嘉礼部理应许可更何况每期《月旦谈》青檀书院承诺都会提前送到礼部备案。”
    张骥总觉得若是像青檀书院这等民间书院都可以评论时政那么这就有点儿像是第二个都察院了虽然《月旦评》不谈人只说事但这种评论依然很容易产生影响力。
    “四弟这《月旦谈》又和冯紫英有关系?”张骐眼睛微微眯缝起多了几分冷意“这厮我们的活动也邀请过几次了从不参与可这等办报却是格外积极热心那《今日新闻》也和他有莫大关系加上这《内参》你说这厮意欲何为?”
    “哼无外乎权和利《今日新闻》是谋利听说那些商贾们为了在《今日新闻》上刊载推销他们货物的文字每月都要缴纳银钱据说这叫广告费至于《内参》那不用说肯定是要在内阁和六部诸公面前留下印象开海事务没他的份儿了他马上就要外放了这一出去没有两三年就别想动永隆八年的新科进士们正在热闹三年后就是永隆十一年的新科进士们喧嚣时刻了谁还能记得他?他不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朝中诸公还能怎么做?”
    张骥倒是看得很清楚“至于这《月旦评》我听说他倒是没参与多少挂了个名嗯他也算是青檀书院的知名人物了留个挂名总编提醒后来者他的存在吧。”
    “那现在老九去了青檀书院恐怕也就是冲着青檀书院的影响力去的吧?”张骐语气越发冷峻“梅妃好心计啊都说文臣从不参与天家之事她这是想要用自己儿子从小培养与未来文官们的关系以便于以后好借力?”
    张骥心中暗笑自己这位兄长倒也反应够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问题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却没办法去干预老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