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己字卷 第一百二十七节 擦边球(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济不了事儿要调兵还要经过兵备道行文借兵永平兵备道就是一个空架子而且蓟镇兵力远在北面要南下昌黎恐怕早就被地方上得知消息倭寇很显然是和地方上有勾连的得到消息早就远遁了。”
    这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方式对于这种倭寇来说的确是相当完美的就欺负北直这边没有水师舰队而且这种小股几百人的倭寇也最是难防。
    叶向高目光扫了一圈“这不是理由朝廷如果听任这种事情发生那将国将不国!”
    话说的如此严重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如何来处置却也是一件难事但这和昌黎大户们有无关系?各自心里都有一杆秤。
    “现在要借调蓟镇兵也有难处从边墙外草原上传来的消息林丹巴图尔这一次野心颇大可能是内喀尔喀态度较为恭顺甚至连外喀尔喀也被林丹汗说服劝诱动了心会派兵过来一旦真的南侵可能会是近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南侵。”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景秋插话道:“这种情形下尤世功还在向辽东那边调兵根本没有余力来管地方上的事儿若是两三百人小股兵力恐怕对付这种海上来一击便走的倭寇用处不大甚至稍不注意还有可能被敌反噬。”
    叶向高皱了皱眉军议不适合当着冯紫英这等外官商议哪怕冯紫英父亲就是蓟辽总督对这等情形更清楚但规矩不能坏这让他对张景秋更不满意。
    张景秋这么说自然也有其道理。
    冯紫英和蓟镇关系密切从眼下的态势来看蒙古左翼南侵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蓟镇可能要面临的压力相当大但兵部恐怕只能力保顺天府一线要确保京师城不受威胁不能形成前明也先率领鞑靼诸部进逼京师的局面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放弃永平府起码不会在永平府的防御上倾尽全力。
    可冯紫英是冯唐独子若是在永平府任上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冯唐肯定会迁怒自己这个兵部尚书未来自己这个兵部尚书要想兵力调动和战事筹备上得到冯唐的支持更是想都别想了。
    所以他要提醒一下冯紫英不要一门心思只想着建功立业要有完全准备。
    “军议我们日后再议紫英惠民盐场的事情永平府需要重视这是朝廷赋税根基所在若是任其为所欲为只怕后患巨大你们永平府有什么考虑么?”看到了叶向高阴沉下来的脸色李三才很知趣地接上话。
    张景秋不太服气他这个分管军务这一块的阁老李三才也很清楚。
    本来都一样是六部尚书甚至张景秋担任尚书时间更早也是皇上十分中意的人选可最终却是自己上位了要让张景秋心里舒服谁也做不到。
    但李三才不认为自己就比张景秋差。
    自己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干起来的你张景秋在南京赋闲时自己早就在各个岗位上辗转操劳了。
    单单是漕运总督上做出来的成绩李三才自认为历任漕督中就没有几个比得上自己。
    好在张景秋虽然不太服自己但是大事上还没怎么拖后腿表面上关系还是能维系得过去大家也都各自保持着几分颜面。
    “道甫公说实话还真有些棘手本想先调查一下看看里边究竟有什么内情但是今年也是多事之秋就像刚才张大人所说蒙古人南侵在即永平府首当其冲兴许我们一年努力都有可能白费但是总不能因为蒙古人要南侵我们现在就什么都不做吧?”
    冯紫英苦笑着道:“但如果要解决惠民盐场背后倭寇的问题肯定需要兵部的支持所以今日我也当着诸位大人请求兵部能给一个便宜行事的许可到时候如果有求于驻军时请兵部下令给予配合支持。”
    这一点倒是没问题几位阁老和张景秋都点头认可。
    这一场文渊阁问政显得有些波澜不惊冯紫英自己都觉得寡淡无味。
    也许就是一个好奇心内阁诸公对于自己一个刚从翰林院出来的毛头小子去去了永平府搅起这么大风浪颇感好奇加上一些出人意料的动作所以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