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庚字卷 第一百零六节 人事是最大的政治(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的心意。
    所以有时候你都觉得万事俱备了各方都满意了但是东风却变成了西风皇帝的一个不顺眼或者不满意就得推翻从来。
    *********
    叶向高沉郁的脸颊上掠过一抹决然他不打算在继续拖下去“尔张我看就让明起出任户部尚书吧吏部这边就依中涵的意见。”
    李廷机吃了一惊看了叶向高一眼“进卿吏部尚书让给他们?”
    吏部尚书落入南直隶——浙江这一帮人手里委实让李廷机有些遗憾黄汝良出任户部尚书当然是喜闻乐见之事但让出吏部尚书这损失有点儿大但是李廷机也清楚如果一定要把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牢牢攥在自家福建——江西联盟手中只怕就真的要和方从哲他们翻脸了而且肯定方从哲怎么都不会答应。
    “不然能如何一直这样拖着什么事儿都定不下来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乘风那边都有意见了他提了让崔景荣出任工部尚书看来也是不愿意再拖下去了中涵也有些赌气了。”叶向高悠悠地道:“顾秉谦出任礼部尚书现在中涵他们那边都有三个尚书了怎么样看起来比北地士人还风光如果还不满意那就真的没话可说了。”
    李廷机也笑了起来推顾秉谦上位这是顺着皇上的心思但是又将了方从哲一军。
    顾秉谦可不简单只是南直隶人这人毫无风骨气节但却极善于见风使舵而且极得皇上欢心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南直昆山人而且资历比方从哲还老文才极佳从哪方面来说当个礼部尚书都是无人能有异议的至于说实质那另说。
    “那益庵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李廷机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皇上那边也好说一些。”
    如果加上即将成立的商部现在就是七部户部尚书定了黄汝良工部尚书崔景荣商部尚书官应震礼部尚书顾秉谦兵部尚书张景秋只剩下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另外如果再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是张怀昌八大金刚已经定下来六个了。
    吏部尚书那是江南士人囊中物无外乎就是内部平衡罢了而刑部尚书略微复杂一些齐永泰有意推礼部左郎韩爌出任但叶向高则希望让右都御史刘一燝出任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博弈但叶向高有信心。
    这样算下来北地士人就有些凄惨了除了崔景荣外就只有张怀昌而张景秋虽然较为倾向于北地士人但实际上他是南直隶人当然他更是皇上的心腹。
    尚书们定了下来才能说得上侍郎们。
    七部十四个侍郎加上都察院的都御史、副都御使、佥都御史甚至还要考虑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堂官们粗略算下来空缺人数不少。
    元熙帝最后几年基本上是延续老套路不怎么进行人事变动致仕不准若是病故也不补这种格局一直拖到永隆帝登基之后。
    前几年永隆帝还战战兢兢笼罩在内禅退而不休的元熙帝阴影下除非万不得已也基本上没有动高层一直到永隆四年之后永隆帝才开始慢慢调整但是也都是采取极个别的动一动整体来说还是修修补补。
    “进卿刑部尚书那边乘风恐怕不会退让啊。”李廷机想起什么似的又道。
    “嗯我也有这个考虑韩爌的确是一个得力干臣在礼部左侍郎位置上有些委误了该挪一挪我的意思让其出任吏部左侍郎又或者让其出任南京户部尚书尔张你觉得如何?”
    叶向高的天马行空让李廷机都目瞪口呆“进卿怎么想到让韩爌到南京?中涵不是有意让朱国祯出任南京户部尚书么?”
    韩爌是山西士人的领袖之一和乔应甲并称在礼部左侍郎位置上显得较为低调但是并不代表此人能力就弱了这一点朝中诸公也都很清楚。
    便是顾秉谦这个内定的礼部尚书都压不住对方只不过韩爌不得永隆帝的喜欢所以才会一直在礼部左侍郎位置上盘着叶向高很清楚这条大龙一旦给他机会必定会搅起风云所以才想要将其推到南京去让韩爌到南直隶那边去折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