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庚字卷 第一百六十七节 迎娶(第1/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丈夫陷入了沉思沈宜修也有些惶恐:“相公这只是家父从老家那边得到的一些消息未必准确不过妾身觉得虽然朝里朝外似乎都在说江南士人在朝中势大但是像首辅大人和次辅大人他们还是比较公允的像江南赋税沉重江南士人怨气很大他们也还是在向江南士人客观如实的解释现在北边的情况起码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还是站在大局公心上的至于说要要求他们全然维护北边儿本身也不现实他们毕竟是江南人……”
    “这也是岳父大人所言?”冯紫英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这位平素不怎么过问时政的妻子所想。
    “不完全是父亲信中有些提及就说朝中北地士人和湖广士人都对首辅、次辅以及江南士人成见颇大但即便是换了齐阁老担任首辅难道就能有多大改观?现在江南赋税沉重这是不争的事实苏州、湖州这些地方尤甚许多小民将田土挂在大户人家头上也就是承受不起这种压力……”
    大周优待士人士绅赋税有减免政策尤其是劳役上更是免役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拼死拼活都要去谋个读书人身份只要考中秀才便能免除劳役而中了举人便有资格减免家中田地的赋税了。
    “如果继续加征江南只怕真的要生乱了。”
    沈宜修的话是一个提醒冯紫英何尝不知?但是在没有找到其他生财之道之前沉重的财政压力又迫使朝廷只能不断的把目光对准江南和湖广尤其是江南。
    这种内忧外患夹击之下大周朝廷就像一根绷得太紧的弓弦稍有意外就可能断裂开来。
    西南战局的不利还在不断的为这根弦加码朝廷回旋的余地似乎也越来越小。
    冯紫英可以想象得到官应震也应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特许金的提价增加国债这都是来自内阁和户部乃至兵部的压力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甚至不得不考虑增加赋税而这势必又要刺激到江南汹涌的士林民意。
    冯紫英也忍不住喟然长叹说来说去还是生不逢时遇上了各种矛盾难题交织的时代。
    冯紫英这个时候还真的有些羡慕那些穿越小说主角动辄小弟一大堆纳头就拜主角大杀四方的情形怎么自己穿越而来却成了如此窝囊憋气的角色?
    自己已经力图让自己的才华尽量展现于世养望扬名广织人脉四处抱粗腿抢先机而在无数人眼目中自己已经是天纵奇才青云直上了可怎么还是有一种精疲力竭而局面却丝毫不见好转的感觉呢?
    难道真是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不是该说人定胜天么?
    永平府的试点是冯紫英自以为走得很好的一布但是永平府一府之地对于整个大周来说还是太渺小了而且时间只有这么一年不到无论自己有翻天覆地的本事也不可能点石成金。
    可以说借助山陕商人和佛山庄记甚至拉上了兵部军器局的力量来联合开发已经是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掘了所有潜力和资源了但这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即便是让自己接任朱志仁的知府没有三五年永平府的开发也难以见到大的效果更不足以撬动整个大周格局的变化。
    有时候冯紫英自己也觉得心累虽然齐永泰、官应震和乔应甲以及柴恪这些人和自己关系密切但是准确的说他们都只是部分认同自己的一些观点甚至谈不上是同路人某种意义上还是属于这种传统的这种师生情谊或者乡党亲旧关系只能算是私谊。
    即便是自己给予厚望的同学中完全赞同支持自己的也没有这都还需要时间和成功来慢慢积累。
    不过冯紫英相信自己在永平府取得的成功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不但为自己在朝野创造了良好的名声而且同样也吸引住了许多人对自己的这种方式的注意力让他们也看到了想要在仕途上“走捷径”的希望。
    大周对地方官的考核最重要的就是税赋和治安在田地有限税赋标准固定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一点成为突破口却又不至于引发治安不靖无数人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