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庚字卷 第一百九十九节 动静(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
    现在将其调整到左都御史算是一个略为升迁或者平调可对皇上来说会不会执掌兵部更重要呢?
    “中涵兄京营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正在重建只要兵部尊重皇上的意见按照皇上的意见来重新把三大营建立起来我觉得或许怀昌兄比景秋兄更合适毕竟他是从辽东出来的对辽东情况十分熟悉更清楚我们大周的最大威胁来自何处。”
    齐永泰提出自己的观点:“至于景秋兄去都察院我想下一步朝廷也要考虑一些对咱们朝中和地方的官员选拔考察制度进行调整这个设想在我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就已经向进卿兄和皇上提出过但一直迟迟未动原本我也考虑过是不是等到局面稍微平静之后再来提出但是现在我觉得恐怕两三年甚至三五年内外局面都不会太轻松所以我以为还是应当尽早来推动。”
    这桩事儿这个时候被齐永泰提出来叶向高颇为吃惊他知道这肯定是齐永泰准备良久的了但现在的局面合适么?
    另外这和张景秋出任左都御史有何关系陡然间叶向高猛然明白过来如果吏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人选不能让皇上满意那这个新的考核制度体系肯定很难获得皇上的支持如果缺乏皇上支持那么这种考核制度体系变化就别想真正推行开来。
    叶向高一时间有些吃不准迟疑起来而方从哲则皱着眉头道:“乘风你的建议很好但是具体如何改革修正这个你说的官员考核体制恐怕这不是简单几句空话就能行而且还要让其真正达到效果就不容易了这如何来操作也是一件难事。”
    “中涵我们都知道这些事情要想做成哪一样都会有许多困难可若是始终抱着不如搁一搁放一放等一等的心思那怕是永远都没法真正推动起来。”齐永泰正色道:“我原来也是此等心思结果才发现这越是等越是消磨决心意志到最后会发现难处越来越多越是不想启动到最后就是根本动不起来了。”
    齐永泰的一番话让叶向高和方从哲都颇有感触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大周千万官吏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之士自然清楚齐永泰所言在理如果始终抱着畏难情绪而想拖延那么就别想做成一件事情所谓客观困难任何时候都存在甚至会因为大周局面本身的艰难越来越难做到正因为如此才应当果断推动
    齐永泰在吏部尚书任上时就提出了对官员考核的层层监督推动具体措施比如用六科来监督六部六部监督地方每月列出需要做成或者取得进展的事件然后采取三册制一册交内阁一册交六科一册在皇帝然后层层监督内阁揽总其中重点在户部、工部、兵部、刑部四部现在七部则需要加上商部而这五部则直接对各省直。
    这样就改变了每三年对地方的大计每六年对京官的京察考核方式变成了每月核查落实每年总结落实对官员的升降考评更为具体化和及时性。
    叶向高此时态度反而明朗起来了点点头:“乘风你的想法我赞成存之就任吏部尚书之后此事便可以推动起来……”
    见叶向高表明了态度齐永泰心里也踏实了一些今日的计议涉及到未来多年大周朝局的走向此番江南士人在人事安排上大占上风齐永泰也倍感煎熬但是李三才此人坐歪了屁股能够不扯北地士人后腿已经算不错的了所以他也是独木难支能得这个结果已经算不错了。
    “进卿兄那我们可就说定了开年之后各部人事定下来我便要和存之好好谈一谈定要尽早动起来。”齐永泰又看了一眼方从哲他也知道新任吏部尚书高攀龙是叶向高与方从哲达成的妥协论理在资历上高攀龙还有些欠缺但是又方从哲的力荐加上叶向高也认为高攀龙为人清正做事有章法便同意了。
    “可以。”叶向高和方从哲交换了一下眼色同意了。
    此事敲定齐永泰便欲乘胜追击:“另外韩爌如何安排我意由韩爌替代吴道南出任顺天府尹顺天府当下情形众所周知吴道南可调任礼部左侍郎。”
    齐永泰此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