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一大助力(第2/3页)  我是一名古灵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10里,也有杨家祠堂,据说是元代杨家17代孙奉旨修祠,但塑像大多为明代遗物,并有“宗祖图”碑。

    杨重贵青年时,已任北汉保卫指挥使,骁勇善战,虽不知书,但有智谋,且与士卒同甘苦。后任建雄军晋州、今临汾节度使,战功屡屡,所向克捷,人称杨无敌。北汉世祖刘崇赐他姓名刘继业,与其孙辈同一排行。979年5月,他随北汉末帝刘继元归降宋朝。宋太宗久闻北汉猛将刘继业的英名,遂命他复姓杨名业,封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八月兼任郑州防御使,倚他抗拒辽兵。

    979年宋太平兴国4年6月,宋以平北汉之余威,乘胜连续进军攻辽。云、蔚等州多降宋,宋兵围攻辽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7月,辽国援兵至,大败宋军于高梁河今北京东南,宋太宗弃师归。为保卫并州,宋在代州驻重兵。11月,杨业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潘美的副手,兼知代州,在边境修筑城寨,以拒辽南侵。980年宋太平兴国五年3月,辽兵南入雁门,杨业领麾下数千,痛击辽兵,以功升云州观察使,自此辽保兵望见扬业旗,即退避。

    在这期间杨业是成功的,但是同时也是杨业的不幸。

    杨业的失败,是由于“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有死不回”宋史杨业传中诏书语,为此“大将军潘美降三官”,其它几个将领也受了处罚。诏书上还说“故云州观察使杨业,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死后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匹、粟干石”。

    杨业死后,长子供奉官延朗延昭升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都升供奉官,延瓌、延贵、延彬都为殿直。杨延朗与勇将杨嗣“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时谓之“二杨。”杨业克复朔、应、寰三州时,即以延朗为先锋。延朗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曾被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改升崇仪使,知定远军今东光县。后徙保州今保定缘边都巡检使,二年进本州防御使。不久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在所九年加京使。杨延朗成边二十余年,“契丹惮之,曰为杨六郎”宋史。连宋真宗也赞扬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宋真宗尊道士赵玄朗为圣祖,杨延朗因避讳改名杨延昭。

    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杨延昭死,年五十七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柩哭泣,宋真宗录其三子为官。杨延昭子杨文广,字仲容,讨张海有功,授殿直。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累迁左藏库使,州御器械。宋英宗因文广是名将子孙,又有功,升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后迁兴州防御使,知泾州,镇戎军,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都虞侯。辽又争宋的代州地界,杨文广献阵图及取燕云十六州的计策。不久文广病卒,被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祖孙四代,一门忠烈,驰骋疆场,英勇牺牲。他们近百余年的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已传颂民间千余年。但是,历史上的杨家将不同于文艺中的杨家将,不要混为一谈,不要把传说中的、文艺中的杨家将,当作历史上的杨家将。

    想到这里洛笙心里顿时又想到,如果日后在能碰到杨家将那么对于自己绝对是如虎添翼也不过如此。

    尤其是杨家七子,个个都是英雄啊虽然被夸大了些,但是如果不是杨家将厉害世人为什么会吹捧呢所以不过怎么说,就算杨家七子没有小说中那么夸张,但是杨业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这也是洛笙为什么会买下这幅画的原因,他原本的打算就是收服杨业,这个时候杨业提出这个交易,对于洛笙来说绝对是值得的,不管杨业怎么认为这个交易看来是稳赚的。

    “好,既然杨将军这样说了,成交,只是因为还希望杨将军能够在我危难时帮助我。”

    “你小子说的什么话看不起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