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庄柳庄(第4/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蜜语。遇上这么个货,柳姑就动心了,说两人要一起到西安做生意去,就卷着钱跑了。

    媳妇这么年轻,不可能指望她守一辈子寡,看在孙子的面上,两公婆也没说什么,心里的意见倒是有的。

    公婆想,只要孩子在身边,媳妇赚了钱,总是要送回来些的。谁知道,这女人,一去就不复返了。再次回来,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她要结婚,拿户口本办迁移,这才把老人搞慌了。

    当时媳妇答应把儿子带过去养,老人们也拗不过,毕竟那是能娃子的亲妈,没办法阻止。谁知道,那男人对能娃子太不好了,天天不是打就是骂,能娃子受不了了,天天哭,太造孽了。

    我们村也有嫁到柳家庄的,也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些事情,就回来说。能娃子的爷爷奶奶不忍心,就要能娃子的叔叔,非要接能娃子回来。

    但能娃子的婶子有意见。她的意思很明白,除非他把赔偿款补一部分过来,他们才负担能娃子的生活。那个时候,能娃子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太好,主要是跟能娃子的叔叔婶子住,由他们在抚养老人。

    但是,架不住能娃子奶奶天天哭,天天在村里找人诉苦,没办法,他叔婶面子上挂不住,就跑到柳家庄放信,把能娃接回来住了。

    后来,也就是过了两年,能娃子在学校打架,怕回来,叔叔打他,婶子骂他,听说又跑回他妈那边去了,就没再回来。

    此时,他爷爷奶奶想再把能娃接回来,就开不了口了。毕竟这是娃自己跑到娘的家,没人敢说个不字了。

    冬子听到这里,突然问到“能娃跑到他妈家,这个消息,是谁最先说出来的”

    老爷子想了想“具体记不太清楚了,这多年了,我当时在县里工作,没在村里面。但是,我们村有几个姑娘嫁到柳家庄的,估计是她们回来说的吧况且,有人说,柳姑与那男人结婚后,就不住在柳家庄,而是在那男人的老家落户了,并且,他们两人好像在外地做生意,具体什么地方,谁知道呢也没人愿意去打听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一个孩子失踪了,居然没人报案。

    老人们以为能娃找娘去了,没资格再要回来。而能娃的娘,因为后来的男人不喜欢能娃,也不敢找儿子。况且,她一直以为儿子跟爷爷奶奶生活,不必担心。更重要的是,因为金钱的问题,她根本不敢再踏回王家庄一步了。怕能娃的婶子,找她要钱。

    因为钱的原因,亲情骨肉之间,居然二十年不通音讯,要不是冬子亲身遇到,简直不太敢相信了。

    “不是说柳庄也有王庄嫁过去的媳妇吗,她们就没带回能娃的消息”

    “柳姑这事做得太不地道了,把老人的钱都黑了,哪个王庄的人愿意跟她打交道呢据说,柳姑娘家,她的父母,平时没必要,王庄嫁过去的人,都不怎么搭理他们呢。”

    “嫁过去的人中,是不是有一个叫王菊花的人呢”

    老人突然脸色一变,沉吟半天,才说到“哪里都有坏人呢。柳姑不讲人情道理,还是小坏。咱们王庄也有败类,那王菊花就算一个,贩卖人口,被判刑了的。刚出狱回来没两年,就跌到沟渠淹死了,也算是报应。算了,死都死了的人,就不说他了。”

    老人停顿了一下,突然问到“你们是法院的同志介绍过来的,要了解她的案子,直接找法院问不就行了”

    “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只是听说,好奇而已。我们倒听说,他丈夫还想找王家庄赔偿的”

    “当然啊,打过官司的,我帮村里的人还出过主意。收集证据这事,村里人没这概念,还是在我督促提醒下,村里的才完备了材料和手续。要不钱,把钱给她的丈夫,这么不要脸的家伙,哪个服气”

    据老人讲,自己那事以后,王菊花的夫家,再也没到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