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撒麻尔干之战 (上)(第3/4页)  我的帝国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亲的爱妃能平平安安,能多陪自己一些时日,是以,这些年,一直都陪在她们身边,并没有再去四边巡游。

    此外还有小小遗憾,就是自己六个皇子,资质都有些平庸,普遍缺乏自信没有锐气,便是珣儿,如果没有母亲帮助,也根本不是监国之才,如果再遇到内阁有野心家的话,分分钟,都可能被内阁文臣集团架空,可能是生活在自己阴影下的必然结果吧。

    当然,内阁之权重,是自己造成的,也是自己乐于见到的。

    但大齐来说,就算自己病逝,至少几百年内,便是再大的野心家,自也需要得到皇族名义上的支持才能握有权柄,这点是无可置疑的,除非遇到个疯子,才会对皇族不敬,那么,分分钟就天下大乱,被各路诸侯讨伐了。

    而且,自己多活一日,皇族的声望,都越发隆望,自己看来,现今还远未到巅峰,不说自己的功绩,便是自己去世前,将东海百行化为国有,皇室仅保留部分皇庄之举,便可令后世子孙,世世代代得到最大的尊敬而不会有人敢诋毁冒犯了,哪怕几百年后,出现各种立场激烈的政治派系,乃至革命党等等,若想得到民众拥戴得到合法的执政权力,没有皇室的支持,那也根本不可能。

    琢磨着,就算百年千年后,自己后代不得不成了吉祥物,但做到如后世泰王一般还是挺好的,只希望子孙后代,莫如泰王那样胡作非为,再不济,也该当比英国王室在民众中威望更高。

    不过,每每思及这些,陆宁便觉得自己老了,所思所想,却已经是准备为后世千百年后的子孙,为陆氏皇族的万古长存,造福荫,铺康庄大道。

    看着桌上舆图,陆宁实则看的是北线丝绸之路。

    北线四周之路,在中华历史上时断时续,不过地位一直不高,通常只有在西域及中东极为混乱时期才会有商人走这条商道。

    现在来说,这条商路,便是从大齐北域草原或者天山北道出发,经基马克诸部领地,前往基辅罗斯公国、保加利亚帝国。

    其实在大齐对北方草原部落控制力度达到中原王朝从来未曾达到的力度,这条北线,如果是武装大商队,不惧怕野兽和基马克盗匪,路途倒是畅通,只是太过遥远,且一路要经过许多无人区,不似走中路,从中亚七河流域到波斯、中东,人口都很密集,而且罗斯公国也好,保加利亚帝国也好,现今都没有中东、拜占庭富裕,是以北路收益,远远不如中路。

    但现今基马克诸部经过大齐二十年渗透影响,盗贼部落另当别论,大的部落,通常对齐人都很友好,很多部落信奉天道教,一些大的部落,有齐人卫道士开设的道堂、医馆、学校等等。

    而在撒麻尔干大齐彻底击溃默罕默德东部教派后,陆宁便想走北线看一看,这条线路,未必不能作为海路的小小补充,对单个商队来说,说不定收益更大。

    尤其是现今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冲突频频,中线商路,已经很难进入欧洲区域,倒是北路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大齐虽然在非洲东海岸建立了一些殖民点,但绕非洲前去地中海欧洲还是太过遥远风险极高的畏途,大齐商品流入欧洲的主要通道除了陆路丝绸之路通过阿拉伯人中转,便是通过海路,经印度洋进入红海,销售给绿衣大食,也就是埃及开罗的商人,再有绿衣大食作为二道贩子卖去欧洲。

    说到底,大齐和欧洲商人现今很少能有直接的交易。

    当然,要说富裕开化,现今的西欧北欧,恐怕还不及中东阿拉伯人,毕竟几百年前,他们在罗马人眼里还是蛮族,法兰克、日耳曼等蛮族入侵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都城位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得以幸免延续至今。

    陆宁正琢磨之际,外间一名便装斥候匆匆而入,躬身道:“小令公,有急报!”躬着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