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漠南诸员(第2/3页)  我的帝国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族群的统合治理很有心得。

    但就是这名字,就有点让人不喜,但终究不能因为名字,将内阁议定的人选驳斥回去,对这老臣,也不公平。

    他正是花甲之年,但精神矍铄,坐在那里,自有一股威势,一看就是那种比较强势控制欲很强的一方大员。

    这张去华,历史上好像是一位名臣,不过现今来说,大齐立国四十余年,新学种种,工商种种,政体种种,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截然不同,自不能再将他们和历史上人物挂钩。

    就比如这靖安使种放,和帝国几乎同龄,今年四十余岁,看出身及字号,应该就是历史上种家军奠基人种世衡的叔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儒。

    但现今,这种放却成了文武双全的儒将,问其子侄辈,更没有种世衡其人。

    在这主桌,除了匆匆告辞的呼延丕显,坐的都是正三品和从三品的本地要员,当然,和后世官僚系统的庞大不同,这漠南城主官漠南经略使张去华为正三品官员,但算上刚刚到任的陆宁和离开的呼延丕显,正三品和从三品官员也不过六人。

    现在还在座的,正三品两人,经略使张去华,廉访使文正一。

    从三品三人,靖安使种放,转运使张齐贤,总管主薄冯拯。

    廉访使,品阶和经略使同阶,自也是制衡之意,毕竟中原官场自古以来,官大一级压死人。

    靖安使,主要管理古拉姆治安军。

    种放人很儒雅,但也是提三尺剑可上阵杀敌的猛人。

    转运使主要便是城中商税、管辖之地的人头税,以及赋税收入的本地留存、转运中枢,以及对本地特产资源的垄断管理等等。

    张齐贤国字脸浓眉大眼,刚刚年过五旬的他倒不见老态,两鬓头发略有些白发,整个人给人就正气凛凛,面由心生的话,他必然人品不错,而且历史上,他应该是北宋一位贤相,不过,还是那句话,现今其人自不能和历史上人物挂钩。

    经略司秘书厅,其实就是文吏帮主官们处理日常事务之所。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从南北朝有秘书省,本朝改为秘书监,地方则设秘书厅、房,在主薄下行事,实则,因为管理卷宗,且对整个地方的各种日常事务、各种数据处理汇总归档,现今齐制,若主官舞弊或行不法事,没有主薄配合基本不可能,且各级主薄也成为最主要的佐官之一,同样是对一地主官的掣肘和制约。

    经略司这执掌秘书厅的总管主薄冯拯,今年四十岁,十五年前的状元郎,明法之科,更是满分。

    漠南经略司,主要的官员就是这几位了,其余都是四品及以下官员,其实也没多少人,四五品官员,坐了两桌,十三四个人而已。

    要说西域诸城,名义上管辖之地,比中原有些道署管理的还要大,但官员自然远远不及中原腹地一道官员林林总总,而且漠南城下属,地方官都没有,其余诸城,有了商道上驿站公所,漠南城却是没有,而且其名义上管理的面积有二十几万平方公里,整个阿富汗西部囊括其中,当然,各部族伯爵、子爵、男爵,从一定程度上,等于漠南城管理的地方官了。

    但如此辽阔区域,这片土地的总人口,按照人头税数据的话,也不过堪堪超过四十万,这人口密度,放在后世的话,属于倒数第一,比之澳大利亚、纳米比亚和蒙古三兄弟还要低许多。

    而一年四十万贯的人头税赋,实际上,还不抵一旅禁军的军费,更莫说其他支出了。

    一旅禁军,正卒一万三四千人,加之辎重预备,将近两万人,四十万贯,吃喝拉撒、制服军饷、武器折损、乘骑换代、弹药消耗等等,又哪里够?

    当然,有古拉姆、马穆鲁克屯田,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