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卖不卖?(求收藏)(第2/3页)  天字一号顽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点值得您老称道的地方。”

    林涛抱肩大笑了几声,“不认识也正常,不过你得记住了,这可是羊脂级的聚红皮籽料”

    头一回听说这个名字,林剑下意识的嘀咕了一遍,随后颇为财迷的问道,“名字叫什么无所谓,您就告诉我这块石头值多少钱吧”

    本以为老爹会嘲讽自己俗,可谁想他一巴掌拍在自己肩头,再次狂笑起来,“以我的经验,如果完整上拍的话”

    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没多卖关子,轻声道,“2000来万吧”

    林剑双眼一瞪,惊叫出声,“多少”

    林涛很不满意儿子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又是一巴掌砸在肩头,拍的他身形一矮。

    “瞧你这出息,不就2000来万吗咱家在琉璃厂的店面也不止2000万。”

    这倒是不假,别看琉璃厂那边什么时候去都是冷冷清清的,但那也不是靠人流量赚钱的地方,想凑热闹去潘家园啊

    不过林剑还是瞧不上老爹臭屁的样子,怼了一句,“你倒是先卖了换成钱再说”

    林涛是老京城人了,那一嘴京片子搁外地人耳朵里,那叫一个碎

    “嘿你这臭小子,钻钱眼里了我跟你说,这块料放家里当传家宝都够了,你还想卖回头我找大师傅根据形状简单雕一下,边角料给你和你妹妹一人打一块玉佩,咱家也不缺钱,卖了就是暴殄天物。”

    被林涛教育了一通,林剑也不敢多说,背着手弯腰细细打量,发现料上的红皮中间,似乎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缝隙,也不对,怎么形容呢,林剑抓耳挠腮也给不出一个标准的形容。

    知子莫若父,林涛一瞅就知道林剑想说啥,“漂亮吧这叫一线天,天然形成的,光凭这一道图案就值300万。”

    林剑暗暗咋舌,就这么一块石头值2000多万饶是他冷静了好半天,也依然不敢信。

    林涛轻笑着把木盒盖好,重新用红布包上,指着石凳道,“坐,爷们儿今天给你好好讲讲,现在收藏一块和田籽料原石,好的皮色很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主要分山料和籽料两种。

    山料为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而籽料则是由河流冲刷而下,沉积在河道中的卵石状玉料。

    籽料长期受河水冲刷,所以较山料质地更为光滑,温润无比;而深埋于河床泥土中的籽料,则由于矿物质长期浸染,而形成各种山料所没有的皮色,更为名贵,就比如这红皮。

    过去,人们普遍以白度来评判一块和田玉的优劣,为此甚至可以磨去籽料的皮色。

    可现在皮色则被视为上好和田玉的标准。

    同样的玉料,有皮的要比没皮的价格高出数倍至数百倍。

    玩料这一行有句老话富贵玉中求籽料更难寻。

    这两年和田玉籽料矿藏越来越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鱼目混珠的现象。

    有的用和田玉山料切割成小块,经过磨光和人工上色,冒充籽料,但人工的皮色通常不自然,有经验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更有甚者,拿青海玉或俄罗斯玉,甚至普通的白色石头,来冒充和田玉。

    其实真正的和田白玉并不一定比青海玉白,但它很润,并且会随着佩戴时间增长越变越白,而其他玉种则会随时间逐渐变乌。”

    林剑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我看这块料表面很粗糙还很脏是怎么回事”

    这一看就是外行人才问出来的问题,林涛听了却很开心,能主动提问,就代表儿子对这一行感兴趣,有兴趣就比没兴趣好,至于问题会不会太小白

    当老子的又岂会没耐心言传身教

    “刚挖出来的籽料毕竟是玉石的一种,天然的产物自然会带着自然的痕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