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乾坤乱5(第1/3页)  秦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轻轻走了进来,小步趋到龙书案之前,禀报道:“禀皇上,杨嗣昌到了。”

    崇祯精神一振,立刻道:“宣他进殿。”

    王承恩向外面喊了一声,只听靴声橐橐,有人走了进来,从脚步声便可以听得出来,此人走路沉稳异常,不急不徐。

    来人正是杨嗣昌,他四十来岁年纪,中等身材,白面黑须,浓眉长目,显得十分精干,此时他穿着朝服,只是在内中衫了一件白衣,算是给父亲戴孝。

    杨嗣昌一见崇祯,立刻跪倒,山呼万岁。崇祯让他平身,然后赐座,杨嗣昌谢了座,却不敢坐下,只是在一边垂手而立。

    崇祯没有功夫说套话,一见杨嗣昌来到,便开门见山:“爱卿家门不幸,正在守丧期间,但是国家调敝,流贼猖绝,正是多事之秋,因此我将你夺情起复,你心中是否有些想法?”

    杨嗣昌一听,吓得急忙又跪下:“圣上言重了,家父在时,便经常叮嘱臣下,国事便是家事,无国便无家。嗣昌能够为国尽忠,为圣上分忧,家父在九泉之下,一定也甚是欣喜。”

    崇祯十分高兴,让他再一次起身,然后道:“流贼久剿不平,高逆虽然授首,可是流贼余焰尚炽,日前又攻入川中,十分猖狂,眼下孙传庭在关中剿贼,无暇分身,洪承畴所部人马,又不肯入川,卢象升在山西抵挡满人,朕遍观朝中,再无人可以指挥大局,平灭流贼,因此这才将你召来,想听听你有什么办法。”

    杨嗣昌心中高兴,但是嘴上却道:“圣上自有圣断,微臣只不过可以稍尽绵帛之力。”崇祯道:“你有什么平贼之策,这就讲出来吧,我听说你父死后,你一边为父守孝,一边对着地图,苦思良策,想来定有主见。”

    杨嗣昌知道,眼下崇祯心情十分急切,再若讲空话,套话,他便要不高兴了,于是这才说道:“不瞒圣上,臣苦思多日,确有一些观点,想请圣上龙意圣裁,自从崇祯二年始,流贼蜂起,闹动天下,屡剿不平,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各地以省为界,各自为战,流贼逃进山西,便是山西巡抚的事情,而山西巡抚呢,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求剿贼,只求流贼出省便好,他省亦是如此。这样一来,便无人努力作战,都是应付了事。”

    崇祯点头:“你说得对。”

    杨嗣昌见崇祯脸色稍稍有点嘉许之意,继续说道:“流贼作战之特点,便是流动,天下之大,中原之广,哪里都可去得。因此平原上打不过官军,便钻山沟,山沟里藏不住了,便进大河,进了大河,又可以随意上岸。四处出击,八方点火,弄得官军东奔西跑,疲于奔命。而且流贼之间总有联络,配合作战,令官军顾此失彼。因此才屡有败死之将。”

    崇祯越听越入神。

    杨嗣昌道:“流贼如此难平,臣便想到一个计划,而且为这个计划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四正,六隅,十面网’。”

    崇祯来了兴趣:“何为四正六隅十面网?”

    杨嗣昌道:“四正者,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设四名巡抚,任务是分头剿匪和专防辖区,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设六巡抚,分头防守和专门剿贼,加在一起,便是十面网。另设总督,总理两员,专门征讨。只要如此布置,全国之内,便是天罗地网,流贼无论流窜到哪一省,都有专门剿匪和专门防守的巡抚,让流贼处处碰壁,无处可去。我想用不了一年,流贼必灭,天下必可太平。”

    崇祯听完之后,兴奋地站起身来,走到杨嗣昌面前,拉着他的手,欣慰地道:“好计好计,嗣昌啊,我用你太晚了,如果早两年起用,何需要闹到今日。”

    杨嗣昌并没有被皇帝的话冲昏头脑,他还是十分冷静:“圣上,此计划虽好,但是若施行起来,难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