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青石板路(第2/3页)  双城(娱乐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拆开,露出里面狰狞的伤口。伤口很狭长,缝过针,从手背下几寸一直延伸到将近手肘。

    孙子期低着眼睛给他上药绑绷带。

    余城看着她的发顶,只觉得屋里冷,自己却有些热。

    然而时间上并不允许他做什么。

    y市靠北,入秋后,天黑得很快,孙子期刚给他处理好伤口,潘彼得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余城随意地应了几声就挂上电话,转头看孙子期,问:“今晚的戏,你要跟去看看吗?”

    ***

    《囚牢》这部剧,除了y市周边古镇这一处实景,其余均采用搭景拍摄,而郑平洲之所以会选中这里,主要是因为古镇上一条层层落落的青石板路。

    郑平洲说:“这简直就是结局中完美的杀与逃之路。”

    为了这个想象中的完美,他放弃了今时今日普遍采用的搭景拍摄,转而选择了耗时、耗钱、且极受实时天气制约的实景拍摄。

    说到底,也亏得投资方肯掏这个钱。

    简简单单地吃过晚饭,余城去换戏服化妆,孙子期带着小粒跟邵扬在外围远远地观望。

    这个古镇离他们下榻的酒店大概十五公里左右,楼房不多,居民也不多,附近的人应该都是被知会过的,也见识过他们拍戏的阵仗,倒也没怎么出来围观。

    至于郑平洲所说的那条青石板路,孙子期远远看了,也觉得建得很妙。

    古镇建在一条长长的山坡上,地势高陡,道路狭窄,青石板一块一块地搭叠而上,直而长,左面是青瓦楼,右面是空落落的峭壁,以及落差的跌水——一条急流的瀑布。

    青石板隔开了这两种形态,一边是人工的雕琢,一边是原始的自然。

    这种情形之下想拍出画面感,光有大摇臂是不够的,还得动用上航拍机器。

    今夜要拍的重头戏,便是余城从山下沿着青石板一路跑到山上的镜头。孙子期看着那个坡度,想想都替他累。

    幸好刚才没做,她想。

    因为所拍的景比较大,一干无关工作人员都被清到了大摇臂后面十米远,只留下一条清清静静的路。打灯打板录现场音的都已经就位,余城换好戏服化好了妆,握着一卷剧本从化妆车上走到摄像设备边上跟郑平洲说话。

    他在明,她在暗。孙子期轻易就能看清他脸上的神情。

    跟上次试镜的时候一样,他眉间微蹙,敛起了平日的狂妄,显出一副异常正经的模样。

    随着一切准备妥当,打板的小哥敲下了今晚第一个场记板。

    余城捏着一柄血迹斑斑的刀,从山下一路狂奔,血浆从刀尖上滴落,他气喘吁吁,一脸慌乱。坐在摇臂上的摄像机按照原定的轨迹一路跟着。

    “卡!”郑平洲拿着扩音器,喊了一声,“就是这种感觉,再来一条,起跑要更快一点。”

    一旦坐在折叠椅上看着屏幕,郑平洲的神情也变得一丝不苟,他摇了摇手里的剧本示意余城从半路上下来。

    余城倒也没什么表情,走下来后还凑到屏幕面前看了一下刚才不过的那条,又低声跟郑平洲讨论了几句,随后走到路边,准备继续拍。

    这是剧本结局中的比较重要的情节,同样的戏份要拍好几个不同的角度,除了远景、中景、特写,还要补一记摄影师在身后手持跟拍的摇晃感。

    这么两三个小时下来,孙子期都已经数不清余城到底跑上跑下多少回了。

    他正在工作,中途休息的时候她也不好过去打扰,就这么默默地窝在不远处看。小粒陪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邵扬则在一边头一点一点地打瞌睡。

    夜了,山间古镇的空气有些微凉,孙子期穿了长衫长裤,却还是觉得有些寒意。

    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