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参考文献目录(第2/17页)  枢纽:3000年的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侯浩然、沈卫荣:《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10年。

    胡赤军:《近代中国东北经济开发的国际背景(1896—1931)》,商务印馆,2011年。

    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黄建华、苏北海:《哈密、吐鲁番维吾尔王历史(清朝至民国)》,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美]黄仁宇:《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中华局,2015年。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新知三联店,1997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局,2000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局,2000年。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蒋百里:《国防论》,商务印馆,1945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

    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年。

    赖骏楠:《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

    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生活·读·新知三联店,2000年。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李小云等:《小农为基础的农业发展:中国与非洲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梁启超:《李鸿章》,何卓恩评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陈良选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梁永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

    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詹庆华、林满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林学忠:《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刘建平:《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