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婆媳(第6/9页)  一品嫡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份过节的赏银。族人那边,还要准备一点布匹粮食,接济一下日子过不下去的那些人。

    这么一算下来,这十万两银子根本不顶用。还得另外拿钱出来贴补。

    偏偏之前二太太和三太太管家的时候,没有量入为出。有钱的时候就可劲的花,没钱的时候就找颜老太太哭穷,让颜老太太开库房救济公中。

    宋安然蒋需要花钱的地方一项项列出来,真照着二太太和三太太那样管家,让她们再管两年,不,不需要两年,等到明年就得寅吃卯粮。

    宋安然皱眉深思,她在想生钱的门路。田庄和铺面的收益,大致都算得出来。而且现在没到交账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能让铺子将预备周转的钱交上来。

    想来想去,只能在三条商路上下功夫。

    现在西北安宁,没有仗打,西北这条商路可以扩大一倍。主做棉布,铁器,茶砖,粮食,从西北换回牛羊还有各类毛皮。

    西南的商路,主做药材生意。这门生意也可以扩大。

    至于海贸,自然是怎么赚钱怎么来。

    不过国公府的海贸只占股份,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宋安然将过去两年海贸收入翻出来看了下,大皱眉头。国公府在海贸上投入的原始资金是十万两,结果去年才收入十万两。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海贸就算就没一百倍的利润,十倍的利润是肯定有的。算上路上的损耗,算上船只沉没等等意外因素,也不至于十万两的本钱才换来十万两的利润。

    宋安然当即决定,将海贸本金抽出来,投到四海商行。让国公府跟着四海商行一起赚钱。

    不敢说让国公府一年赚十倍,三五倍总是有的。有了海贸这笔钱,年底肯定能够宽裕不少。

    不过要抽回这十万两的本金,肯定要派人亲自走一趟江南。

    宋安然打算问国公爷还有颜宓分别要一个人,再加上朱敬的面子,等到了南边,应该可以顺利的将本金要回来。

    宋安然在记事本贴上记下此事,等颜宓回来后,就要和他好好商量一下此事。

    不过海贸收益要等到年底,甚至要到明年才见得到成效。目前要解决国公府的财政危机,还是得从西南和西北两条商路上想办法。

    宋安然想着,可以将国公府名下的车马行利用起来。有没有可能,将车马行办成后世的快递。

    如果真的成功了,哈哈,这可是一大笔进项啊。

    宋安然很是心动。

    其实宋安然手头上还有两门来钱最快的生意。一个是白糖生意,一个是食盐生意。

    奈何白糖生意给了内务府,虽说宫里面没有明着说不准她经营白糖生意,可是宋安然不想和内务府起冲突。所以白糖生意,还是算了吧。免得给国公府招祸。

    至于食盐生意,那就是个要命的玩意。算了,算了,暂时还是别打食盐的主意。

    就算国公爷权势滔天,也不能跟全天下的盐商对着干。要知道盐商背后的利益链,可不是一个国公府能招惹的。

    而且国公爷的权势还没有达到滔天的地步。

    算来算去,就只能从药材,布匹,茶砖,粮食等生意上入手,加上车马行,应该还是又大有可为。

    关系到国公府的生意,宋安然不好用自己娘家那边的人来打理。

    宋安然打算让颜宓给她推荐几个得用的掌柜,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定就是第二个朱敬。

    宋安然将自己的思路一条条写下来,修修改改,等忙了这些,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见宋安然停笔,喜秋就对宋安然说道:“姑娘,夏嬷嬷还在厢房里等着。”

    “还等着?赶紧叫她进来吧。”

    夏嬷嬷坐在厢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