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果然如传闻中那样,一点都不讲究。
宋安然没松口,她故作疑惑地问道:“我不明白文太太怎么会看上我家琴妹妹?”
文大太太十分真诚地说道:“贵府三姑娘品貌好,学问好,家世好,堪称良配。我家四小子要是能娶到贵府三姑娘,那真是福气。”
宋安然狐疑地盯着文大太太,这是实话吗?
文大太太肯定没说实话,至少没将真正的原因说出来。
文大太太想要替嫡次子聘娶颜琴,这还得从文家大房的出身上说起。
文家大老爷的生母本是姨娘,后来东昌侯的原配正妻死了,东昌侯就将这位老姨娘给扶正。姨娘扶正,大老爷也跟着扶正,由庶长子变成了文家嫡长子。
只是他这个嫡长子身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很多稍微讲究点的勋贵世家,都不怎么认可他的身份。
还有那位扶正的老姨娘,虽说如今身份是侯夫人,可是勋贵世家里的原配太太们全都看不上她,就连填房太太也很鄙视她,从来不跟这位扶正的老姨娘来往,怕丢份。
如此一来,文家大房的身份就很尴尬了。和东昌侯府门第相当的人家,都看不起文家大房,自然也不可能同文家大房结亲。
就连比东昌侯府门第稍微低一点的人家,比如那些伯爵府,同样嫌弃文家大房的身份,同样不乐意同文家大房结亲。
这下子可苦了文大太太。
文大太太给大儿子文袭洛说亲的时候,费尽千辛万苦,也没办法聘娶一个勋贵世家的嫡女为儿媳妇。最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让大儿子娶了武将世家的嫡女。
大儿媳妇家世不显,身份不高,好在是嫡女。
可是文大太太不甘心啊。东昌侯府好歹也是有实权的侯府,自己的儿子又不差,就因为大房是庶子扶正,就娶不到好儿媳,太过分了。
文大太太思来想去,嫡次子无论如何也要娶一个门第高的姑娘为妻。不过文大太太也清楚,嫡次子想娶高门嫡女,那是不可能的,门都没有,更别说窗户。所以文大太太就将要求稍微降低一点,打算娶一个高门庶女回去做儿媳妇。要是事情成了,这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文大太太将京城适龄的高门庶女一一筛选,最后就相中了晋国公府的三姑娘。
在文大太太看来,颜琴无论是身份,还是家世,还是品貌,都是最合适的。所以她才会厚着脸皮上门求见宋安然,希望宋安然能够居中牵线,先帮她试探一下周氏和颜老太太的意思。
文大太太的这番心思,宋安然并不清楚。但是宋安然根据文家大房如今的尴尬处境,多少也能猜出个六七成。
瞧着文大太太一脸火热的模样,宋安然心头有些瞧不上眼。在宋安然看来,文家大房的儿子,真不是良配。文家大房也不是个好去处。
东昌侯嫡庶不分,将一个出身卑贱的姨娘扶正,文家从根子上就乱了。
文家大房和二房为什么争抢得那么凶,其一是为了爵位之争,其二则是为了嫡庶之争。
文家二老爷文伯广,一直都不承认文大老爷嫡长子的身份。从来都是和他老子东昌侯对着干。
别看文伯广是个怕老婆的男人,当年被蒋清吃的死死的。但是在嫡庶上面,文伯广是特别的坚定,谁来劝他都没用。这里面有不服气的原因,也有生母过世的那一点怨气。
要不是因为东昌侯宠妾灭妻,将那位老姨娘宠得没法没天了,文伯广的生母,东昌侯的原配嫡妻也不会那么早死。
文家大房和二房的仇恨不可调和,只有等东昌侯死了后,两兄弟分了家,爵位继承一事尘埃落定,大房和二房的仇恨才会暂时划下一个句号。
如今,文家大房和二房生活在一起。二房的文袭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