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已经得罪了很多粮商。连以前的一些老主顾,都对四海商行颇多怨言。认为四海商行的做法,同顺安商行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损害大小粮商的利益。
面对这样的局面,四海商行同宋安然也是有苦难言。
元康帝在皇宫内虎视眈眈的盯着,四海商行哪里敢跟着其他粮商一起哄抬价格。能够稳定京城的粮价,已经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粮商们不理解无所谓。等到将来,朝廷开始秋后算账的时候,其他粮商就会知道现在四海商行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确。
想要在京城地界,操作粮食价格,玩弄老百姓的性命,这跟找死没什么区别。只是一个死得快,一个死得慢而已。
宋安然翻阅着账本,上面记录的全都是近一两个月,四海商行的粮食进出。上面的数字,全都大得惊人。动辄就是几十万斤粮食,甚至是上百万斤粮食。
宋安然一边翻阅账本,一边询问喜秋,“现在市面上是什么情况。”
“这两天稳定了很多。已经有粮商跟着四海商行一起降价销售。分流了不少老百姓过去。”
宋安然点点头,这是一个好消息。四海商行本事再大,最多就只能掌控京城粮食市场七成的份额。加上户部需要购买粮食赈灾,七成的份额也随之降低,变成了六成。其余四成,还是要靠其他粮商。
如今有粮商和四海商行一样,降价销售,这的确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至少证明四海商行不再是单打独斗。
宋安然又问道:“顺安商行现在是什么情况?”
喜秋对宋安然说道:“启禀少夫人,顺安商行之前关门停业了三天。听说那三天,内务府魏公公亲自前往顺安商行整顿。整顿完毕之后,顺安商行重新开门营业。也就是昨天的事情。挺说顺安商行也在降价卖粮,粮食品质都是优等。不过顺安商行的存粮不多,听说最多只能支撑半个月。”
宋安然含笑点点头,“顺安商行这么做是对的。魏公公也算是动作迅速。他要是不出面整顿顺安商行,宫里面的元康帝就该出面整顿内务府。到时候内务府又要死一批人。”
喜秋四下看看,凑到宋安然身边,小声说道:“奴婢听白一说,是刘公公保下魏公公。少夫人,你说刘公公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宋安然瞥了眼喜秋,表情平静地说道:“刘公公出面保下魏公公,自然有他的理由。此事你不必过问,专心汇报京城市面上的事情。”
“奴婢遵命。”
宋安然不喜欢私下里谈论刘小七的事情。刘小七的身份太敏感,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明智的做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彻底忘却刘小七。唯有如此,才不用担心自己说错话,惹来祸事。
宋安然警告了喜秋一回,喜秋果然警醒了许多。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主动提起过刘小七的事情。
宋安然又问宁家的情况。
宁三老爷过世,这会宁家还在办丧事。宁皇后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甚至都没派人到宁家看望一眼。
朝中有人私下里议论,说宁皇后性子凉薄,连娘家兄弟死了,都不过问一声。
当然,真正聪明人都知道宁皇后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
很明显元康帝现在不待见宁皇后,也不待见宁家人。宁皇后做得越多,错得越多,越发让元康帝厌恶。宁皇后想要自保,就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做。
不做事,就不会引来元康帝的关注,也就不会让元康帝厌恶。
当然,也有人担心,宁皇后什么都不做,元康帝会不会嫌弃宁皇后心性凉薄,对宁皇后越发不喜。
喜秋就同宋安然说道:“现在皇后娘娘的处境真是艰难。要是少夫人处在皇后娘娘的位置上会怎么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