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4章 宋子期(第7/8页)  一品嫡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宦官手中的权利。

    如今永泰帝见刘小七很好的约束了宦官,并没有发生文臣所担心的事情,永泰帝终于放心下来,轻松地笑了笑。

    文官就是喜欢杞人忧天,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整天嚷嚷,吵死了。

    永泰帝对刘小七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对刘小七说道:“刘树,你做得很好,朕很满意。再接再厉,一定要狠狠扇文官一个巴掌。朕忍他们已经很久了,不出这口气,朕心头不甘心。”

    刘小七躬身说道:“奴才遵旨。奴才一定会狠狠扇文官一个巴掌,让文官无地自容,让他们不敢得寸进尺。奴才还要同文官夺权,争夺更多的权利。到时候,陛下就能乾纲独断,一言决生死。”

    刘小七给永泰帝勾画了美好的未来,永泰帝顺着刘小七的话产生联想,心里头美得冒泡。乾纲独断,连父皇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能做到吗?

    永泰帝看了一眼刘小七,突然产生了强大的信心,他一定能超越父皇,做到乾纲独断。

    永泰帝只看到了启用宦官掌权的好处,却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元康帝苦苦挣扎了十几年,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启用宦官争权?难道是元康帝没有永泰帝聪明?很显然不是的。

    元康帝不启用宦官掌权,是因为元康帝是个合格的帝王,他清楚的知道宦官掌权的坏处远远大于好处,所以他不敢开这个口子,不敢给后代立下这个坏榜样。

    元康帝到死也没想到,他离世不到一年,永泰帝就撕开了这个口子,立下了极坏极坏的榜样。

    要是元康帝在天有灵,一定会从棺材里面跳出来将永泰掐死。

    不过今天这一切,追根究底,元康帝才是最大的祸首。但凡元康帝肯给自己的儿子一点点信任,肯花一点点心思来培养自己的儿子,教会他们帝王心术,永泰帝就干不出让宦官掌权的事情。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刘小七偷偷看着兴奋不已的永泰帝,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心里头感慨,永泰帝真的太好忽悠了,比起他老子元康帝,永泰帝简直蠢得不要不要的。

    若是换做元康帝,刘小七一个字都不敢说,只会老老实实的做太监,伺候人。

    刘小七笑了笑,暗自摇摇头。帝王家的素质,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质量下降得太厉害了。

    元康帝再多的毛病,以帝王标准来说,他基本还是合格的。

    至于永泰帝,他连帝王心术的边都没有摸到。

    刘小七嘴角一翘,这样也好。永泰帝蠢一点,就能省却他许多功夫。他的计划就能更早的实施。

    而且颜均也能尽早前往西北掌军。他可是答应过宋安然,一定会照顾好颜均。他不能辜负了宋姐姐。宋姐姐的目标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刘小七握紧拳头,一想到宋姐姐,他浑身充满了力量,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有了宦官加入朝堂斗争,朝堂乱象频出。朝斗也越来越猛烈,双方表面上还能遵守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规矩。可是私下里,已经是剑拔弩张,斗了个你死我活。

    永泰帝永远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东西,私下里发生的事情,刘小七瞒得死死的,一句都没有透露给永泰帝。

    永泰帝沉浸在掌权的美好生活中,完全忽视了朝斗在升级,朝堂乱象频出所引发的一些列后果。

    又一次大朝会,在宦官集团的运作下,三个官员被罢官,两个官员被抄家。罢官的官员,是文官集团的人。被抄家的官员是宦官集团的人。

    永泰帝大笔一挥,准了。然后兴奋的退朝,回味手握大权的滋味。

    而宋子期再一次站在了定国公面前,“老匹夫,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因为你的愚蠢,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每个人都忙着斗争,没人关心老百姓的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