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曜听了一愣,道:“她去了大觉寺?”甄氏见他有些懵然的感觉,怪道:“我以为是你们商量好,不想困在家中的小心思。”
连曜眉目一转,按下心中的疑惑,掩饰道:“母亲就知道打趣我们,以前倒是听她提起过有些心意,想去还愿,我便让她去了大觉寺,今天本来也是要接她回来,只是我想着她会早早上香敬了功课就赶回来,便没有过去罢了。”
甄氏点点头,忍不住的抱怨:“那大觉寺山路远,她一早就出去了。你也是的,找个近些的庙子给菩萨敬份香火就好了,让她去那么远的山庙。你们的亲事就在眼前,她的新衣定下来还有修改裁剪的,这一去一回一天又没有了。”连曜小心赔笑。
甄氏挥挥手:“你还回来就回来罢,外面日头高,就在这里用了午饭罢。”
说到这份上,就算连曜一万个疑问反而不能马上提脚就走,只好留下来耐心与甄氏用完了午饭,推想回房睡个午觉。
顶着烈日,连曜先去了花园,进了房,见赵嬷嬷还在收拾东西,便坐了外面的胡椅,客气唤了赵嬷嬷过来,问道:“赵嬷嬷,今儿你们姑娘怎么突然想起要去大觉寺上香的。”
赵嬷嬷是个知道礼数的人,见了连曜先行了礼:“回大爷的话,这件事情我也觉得怪的很,今儿一早我们过来的时候,姑娘见了很是亲热,和我们说了不少话,后来我去帮姑娘打点婚礼的事物,再进屋姑娘就说了一句要出去一趟,问她去哪儿也不说。”
午后天气热,连曜刚刚用了饭也有些困意,听得这么说很是不耐烦。挥了挥手让赵嬷嬷下去,赵嬷嬷想了想道:“叫杏仁来问问,那个丫头偷懒不干活,和姑娘咕唧了很久。”
杏仁初来乍到,又见连曜冷冷的样子有股煞气,早就有些心里发慌,一早躲去哪里,去听得赵嬷嬷叫唤自己,被带到连曜面前,脚都软了。
赵嬷嬷道:“大爷问你,你对姑娘磨叽了些什么。”
杏仁躲了连曜的目光,垂着头诺诺道:“没,没说什么,就是问了我些刘府的情形。”
连曜仔细打量了这个丫头,体型微胖,面相呆憨,倒不是偷奸耍滑的人,便点点头道:“说起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只是你家姑娘和我传话,说你和她回了点事情,要出去一趟,让我来问你。”
杏仁唬了一跳,抬头就道:“姑娘和大爷您说了?她说什么?我什么都不知的呀。”
赵嬷嬷一听这话里有话,便也沉下了脸唬道:“姑娘只说问你就行。”
杏仁急的脸盘子都熟透了,说话也口吃起来:“大,大,大爷,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姑娘问我的事情,我只是说些听来的闲话。”
赵嬷嬷急了,啐道:“偷懒的小蹄子,在主子面前嚼舌根,说什么闲话!”
杏仁越来越怕,哭道:“姑娘问我,宝蝉姑娘和谢大人的亲事。”
离了金陵,沿着秦淮河边一路走,倒是没有城里那么闷热。
宝生进了大觉寺门,示意谭敬文等人留在寺外的树下,自己带了斗笠面纱进了大殿,拜了佛祖菩萨,便向主持提出要间静室小憩片刻。
主持闭了静室的门,独留宝生,宝生推了轩窗,一跃而出,这排厢房靠着山,旁边有扇锁上的山门,宝生运气攀上了白墙,翻出了大觉寺的地界,沿着山路一直往里面走去。
半刻钟功夫,凭着所忆,便走到一座花苑前,上面匾牌写着“绛云苑”。宝生在门前踯躅了片刻,想走想留,正在犹豫间,门轻轻的开了,一位女子出来轻轻道:“我家公子请姑娘进来叙旧。”
宝生终是下定决心,随那女子进了苑子,苑中一草一木,亭台楼榭俱是似曾相识,宝生心中暗暗伤感叹息,还是那座水榭。
只见许多艳丽女子围着谢睿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