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No.224遇到难题(第2/3页)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姐弟俩人正腻歪着呢,洛小荣找了过来,说是卢先生叫青阳过去一趟。

    青舒送了青阳出门去,想了想,走去了绣房那边。这个时候,阿琴的娘和舅娘古陈氏都不见了影儿,想来是接到做一百双布鞋的急差事,匆忙回去了。

    苏妈妈请青舒坐,青舒说不用,叫了苏妈妈出去,边走边与苏妈妈说事,“苏妈妈,您和管家商量商量,是要元宝继续跟着卢先生读,还是想让他早些学点谋生的本事?”

    苏妈妈吓了一跳,“小姐,是不是元宝做了错事,惹怒了卢先生?”

    青舒失笑,“元宝年纪虽小,但做事稳当,哪里会惹怒卢先生!”

    “那,那他……”苏妈妈不解,元宝跟着卢先生读之余,每日里将学堂洒扫的干干净净的,顺便还能伺候少爷,挺好。既然没犯什么错,小姐为何还要这样问?她一脸的紧张,就怕儿子哪里做的不好,惹了小姐不快。

    “苏妈妈,你紧张什么?什么事都没有,别想那么多。刚才提的事,晚上你和管家商量好了,明日给我回话。好了,事情说完了,回吧!”青舒说着,带着丫鬟往内院走。

    小姐都这么说了,苏妈妈告诉自己别乱想,于是回去继续盯娟花那边的活计了。

    转眼到了第二天,张大来回话,说希望能把庄子上的康栓柱和叫李铁的带过去。青舒听了,问旁边垂手而立的古管家,“管家与苏妈妈商量好了吗?”

    古管家忙回话,“承小姐、少爷的恩,元宝跟着卢先生识文断字,学了不少东西,看得懂信,写的出信。之后如何安排,全凭小姐作主。”

    他的观点很明确。儿子又不考科举,只要不是睁眼瞎,能识文断字便可以了。昨晚苏妈妈一提小姐的话,他便明白了小姐的意思。小姐大概是要给元宝一次历练、学习的机会。小姐让他的长子做了掌柜,这次子,定也是要好好培养的。只要他的次子争气,往后肯定是要被小姐、少爷重用的。

    青舒知道了古管家夫妻的态度,问旁边的张大,“你可识字?”

    张大忙回,“小的认得几个字,不会写。”

    青舒又问,“康栓柱和李铁,他们可识字?”

    张大答,“他们不识字。”

    青舒看向古管家,“吴管事到了没有?”

    古管家回说,“到了,正在外边候着。”

    青舒听了,把候在外边的吴管事叫了进来,当场宣布:张大从今日起升为管事,调去千里荒地那边,负责开荒事宜。庄子上的康栓柱和李铁调去千里荒地那边,跟着张管事做事。府中的古元宝,调去千里荒地那边,任账房先生。

    古管家吓了一跳。元河平日里虽然教过元宝一些管账、记账的学问,可元宝才十三,又没有实际管账记账的经验,怎能胜任这么重要的位置?

    张管事和吴管事也吃了一惊,十三岁的账房先生,小姐可真敢用。

    青舒有话要说,“这一年,千里荒地那边只会出,没有进。这样的账目,元宝如何管不得?”就因为是只出不进,帐目做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她才放心地派了年仅十三的元宝去任账房,管理银钱与账目。一年的账房先生当下来,元宝出错的可能性不大,他熟悉了账房先生要做的事情的同时,还可慢慢从中学到点东西。她这是借机要从基础培养起。她以为,培养人才,要让人才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从而使其成长起来。

    古元宝任千里荒地那边的账房先生一事,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苏妈妈得信儿,一边替儿子高兴,一边又舍不得儿子。在如此矛盾的心态下,她忙着替儿子整理行装。

    古管家拍了拍儿子比两年前结实许多的肩膀,“好好干,多学东西,别辜负了小姐、少爷的一片心意。”

    古元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