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No.5少年行(第4/5页)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根本不见任何人。

    古强护着古云虎的棺木回京,在古府外认出了冯石,并匆匆安顿下冯石后为古云虎的身后事忙了起来。待他得空,赶紧去看望冯石,却发现冯石不辞而别。

    时隔三年,古强收到了冯石的来信。冯石在信中说,他人在宫中,将军大仇得报之日,便是他们相见之时,如果他还活着。

    春去秋来,年复年。姚太后薨,钟皇后在冷宫自尽,姚、钟两大氏族倒台,带私兵暗卫在栖霞关绞杀古云虎将军的钟国舅被刺身亡。

    至于三皇子身边的谭老太监,早在钟皇后自尽、钟国舅被刺时,挡在三皇子身前,“死”在了刺客的剑下。失势皇子身边的太监奴才,死了随便被人裹席子连夜运出城丢到了乱葬岗。野兽出没的乱葬岗,天亮时只留一地骨头。

    待到青舒在京城大婚之时,满面沧桑、衣衫褴褛的一个老汉来到侯府的田间地头儿挣口粮。

    管事不忍驱逐,报与古管家知道。古管家见了人,亲自把人送到将军墓。从此,将军墓多了个守墓老人。

    其中缘由,古强只说给青舒听,青阳这边半点风没透。

    秘密就是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遮掩都来不及,没道理宣扬开。

    童子试县试结果出来了。四个少年成绩不错地全部过关,接着参加了府试,成绩高低不一却也成功考取了秀才。如此,他们四个正式踏上科举之路。

    卢先生戒尺一挥,一声令下,四个少年再次踏上游学之路。这一走,便是两年多。

    此次游学归来时,四个少年都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陈乔江参加了一次乡试,未能考取举人,立刻高喊要当逍遥剑客,脚底抹油从祖父眼皮子底下溜了。虽说他的志向是逍遥剑客,但在四处跑的时候商业天赋初显锋芒,到后来居然成了一代大儒商,成了陈氏家族的钱袋子。

    青灏立志走遍天下,记尽各地民俗风情,兼职经商。他说到做到,除了每年回来过团圆年,其他时间一直在外奔波。二十岁时,他从塞外领回来一个异族风情的女子,得到姐姐的认同,与女子结为夫妻。

    四十六岁时,他觉得自己走不动了,停下探索世界的脚步,用余生编写了一部游记巨作,其中有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的描述、有瑰丽山河的描绘,有地理、地貌的记述。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青阳立志当一名儒将。他参加了乡试,即每三年在各省主城举行一次的秋闱,考取举人功名,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第二年春,他参加了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即春闱,考取贡生,因排名靠前,取得参加殿试资格。殿试时,他无缘合称“三甲鼎”的状元、榜眼、探花,却也在录取的二甲若干名中。

    试后,他得了一个闲散的文职小官。他的科举路算得上顺风顺水,有些人白了头发都未必能考取。无缘三甲鼎,他并不气馁,也不妄自菲薄,后来又考取了武举,辞了文职入军营,上战场。

    二十五岁时,他迎娶唐初的堂妹为妻。

    在他三十一岁时,为期五年四个月的著名的漠山战役结束。大安王朝作为获胜国,把敌方的疆域纳入自己的版图。这时,既是猛将,又是军师的他,儒将之名远扬。圆了将军梦,他没有恋栈军营,而是解甲归田,过起了闲云野鹤、逗弄儿女的日子。

    洛小荣立志成为桃园满天下的先生。

    他年纪最小,和青阳同年参加乡试,未能考取举人。于是,他跟着卢先生和古青灏又游历了三年,再次参加乡试,如愿考取举人。第二年又参加了春闱,取得殿试资格。他在殿试上大放异彩,夺得状元头衔。他在翰林院任职五年,后进国子监教四年,而后又离开国子监,到地方上讲学。待到他白发苍苍时,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