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第2/3页)  七十年代喜当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毛钱一斤。”韩轩阳怕她嫌贵,跟着解释,“这可是从海边长途运送过来的,成本高,少了我们太亏了。”

    赵丽芳却没有跟他还价的意思,野生的大黄花鱼很快就要消失了,以后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的到,赶快抓紧机会吧。

    韩轩阳很有眼色,直接问清楚赵丽芳准备怎么做,就让里边的年轻人给她把鱼收拾干净了。赵丽芳掏出兜,把鱼装好,给了钱就往外走。

    她一边走一边想,男主不愧就是男主,哪怕只是一个插队知青,都有门路从沿海那边弄来物资倒卖。

    赵丽芳在黑市里买了不少东西,米面鸡蛋、蔬菜和粮油都有,赵丽芳实在拿不动那么多。还是强子机灵,给她找了个拉平板车的过来。

    一看见拉平板车的小伙子,赵丽芳就笑了,这不就是昨天给她送缝纫机时,看她被王二霞拦着就跑去叫林大新的那个吗?

    小伙子还是穿着那件已经磨破好几个洞的背心,外面套了一件缝着补丁的长袖,看见赵丽芳脸就红了,低着头把赵丽芳买的东西全都搬到了车上。

    赵丽芳觉得自己应该去买辆自行车了,总不能以后买什么东西都让人给自己拉回去,麻烦不说,说不定还要被一些人说她剥削阶级小姐作风呢。

    “你好啊。”赵丽芳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送给强子,谢过了他,就跟在平板车边上,对低着头拉车的小伙子说,“你怎么称呼?”

    “俺,我叫郑国庆。”一个非常有时代特色的名字。

    赵丽芳看着郑国庆黧黑的脖子都掩盖不住的红色,连声音都放小了,生怕吓到他。这小伙子可能很少跟女孩子说话吧,这么容易害羞。

    “昨天真是谢谢你了,亏得你把林公安叫来,帮了我的大忙了。”

    郑国庆低着头,闷声闷气地说:“没事。”

    过了好大会儿,他才突然说:“俺,我婶就是那样的,坏。”

    赵丽芳想了想才明白,郑国庆是说他婶婶就是王二霞那样的,所以他一看王二霞的举动就觉得她是个坏人,就去叫公安去了。

    路上赵丽芳有一搭没一搭地跟郑国庆说话,郑国庆慢慢地话也多了起来,说话也流畅了。

    他好像平时并没有什么倾诉渠道,所以跟赵丽芳虽然只是第二次见面,却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说了个清清楚楚。

    郑国庆的父亲原来是南和县煤矿的工人,母亲去世得早。后来父亲也去世了,按当时的规矩,应该是郑国庆接班,接替父亲的工作当工人。但是郑国庆的叔叔婶婶求他,说他的堂哥比他还大两岁,还没有工作,找个对象都找不到,现在媒人介绍了一个姑娘,人家姑娘就要求是正式工,要不就得吹。

    叔叔婶婶说,郑国庆才十四岁,他们养着郑国庆,先让堂哥接郑国庆父亲的班,好说对象结婚。等到郑国庆十八岁,就让叔叔退休,让郑国庆接班。

    郑国庆脑子单纯,经不起叔叔一家的狂轰乱炸,就傻乎乎地答应了。

    结果堂哥上班了,对象也有了,叔叔一家对郑国庆的态度就开始改变了。

    等到堂哥结婚的时候,就把郑国庆从他的家里赶了出来,理由是这是煤矿分给工人的住房,郑国庆跟煤矿已经没关系了,他堂哥既然接替了郑国庆父亲的班,就应该享受郑国庆父亲同样的福利。

    郑国庆报了警,公安去了,他婶婶的做派就跟王二霞一个样,拍腿撒泼,大声叫闹,什么道理都在她那边。

    很多单位的福利分房都默认让职工家人住下去,但是规矩确实是职工不在了,这房子就应该由单位回收。单位和公安都没有办法,还是当时去处理出警的林大新给郑国庆找了个住处。

    郑国庆知道自己被骗了,等到他十八岁,他叔叔也不可能退休让他接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