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第4/5页)  七十年代喜当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敞开自己包容了这个有点温柔却又有些凶猛的男人。

    ……

    早上殷秀成开车送赵丽芳上学,正好遇到推着自行车和童檬一起出门的韩轩阳。

    赵丽芳眼角带粉,周身散发着甜蜜的蜜桃气息,殷秀成也是一脸的满足,一看就知道这对夫妻生活融洽得很。

    童檬跟在韩轩阳身后出门的时候,就正好看见殷秀成笑着摸赵丽芳的头,然后两个人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就打开车门准备上车。

    赵丽芳也看见了他们,虽然有些诧异童檬为什么会这个时侯出现在韩家门口,是不是两个人又复合了,但是脸上却十分客气地跟两个人打了招呼。

    殷秀成只是对韩轩阳点点头,对于童檬,连一眼都不愿意多看。他对那个世界的自己的同情,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那个自己要跟这样一个女人虚与委蛇。这也让殷秀成简直有了一种应激反应,连看都不愿意多看童檬一眼了。

    看着黑色小轿车缓缓驶出胡同口,童檬眼神中满是羡慕。她一直没有忘记殷秀成一身蓝色警服、红色领章开着警用摩托车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幕,因为殷秀成的颜值气质实在出众,当时整个灰突突的农村都因为他的出现而亮了起来,她的印象非常深刻。

    而且这么多年来,殷秀成一直对自己妻子这么好,就更加难得了。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男人,都是别人的。

    童檬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鼓起勇气抱住了韩轩阳的腰。

    ……

    赵丽芳已经三年级了,课程比以前少了一些,大部分时间都开始自己看,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准备。现在的大学毕业并不像后世那样有那么多条条杠杠,不要求必须发表多少论文,在什么样级别的期刊上,但是大家却并不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外面的人都知道赵丽芳写小说很厉害,甚至据说文学系的系主任还来跟历史系领导要人,让赵丽芳转到文学系去,说赵丽芳这样的作家在历史系得不到系统培养,但是实际上赵丽芳发表的可不仅仅是小说,还有两篇不错的历史论文,只是这些并不为外界关注罢了。

    赵丽芳的《中华五千年》已经出到了第四套,销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历史读物前三名。但是现在最让她广为人知的,还是《海棠树下的重逢》。每个月出版社给她送来的读者来信都用麻袋装,赵丽芳怀疑这样下去,她大概要在四合院里专门腾两间房子才能放下读者来信了。

    继作协会员之后,赵丽芳又被选为京城文代会代表,这说明她在文艺界的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安老师见了她就跟她开玩笑:“赵丽芳同学,你这可是把历史系都上成了文学系了啊。”

    系主任也跟她说:“赵丽芳同学,你也不能厚此薄彼啊。文学作品固然重要,历史传承也不可忽视。你看你写的那套《中华五千年》就挺好,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接下来,你完全可是继续写给成年人看的历史普及读物嘛!”

    被他们说得多了,赵丽芳也就真的有了写作的想法。毕竟她已经有点习惯一边学习一边写作的生活模式了。

    普及历史知识的,赵丽芳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那些事儿”系列。赵丽芳觉得,她也可以用轻松通俗的笔调,用自己的角度,去诠释一下历史朝代。不过每个人的文风不同,关注点不同,她写出来的历史读物,和高阳不同,与那些事儿也不会相同。

    在《海棠树下的重逢》流行之后,有评论家专门就赵丽芳的两部小说作品写了评论文章,认为赵丽芳的写作风格是“泪花中的微笑”。“她选取的是社会的痛处,但是笔触温暖,即使是黑暗冰冷的角落,在她的笔下也有着能够生长出花朵树木的养分。在泪花中,不忘微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