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纨ψ拥芎蛶埦无赖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景龙四年(710),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阴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在李隆基处为其说项,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故事很长,可是仍然描划得不够,上官婉儿是个苦命女人,她一生只为两个字,生存。
她的出生,就迎来了她家的不幸,上官仪被抄家灭族,仅剩婉儿和她母亲,婉儿才刚出生。
后来,婉儿凭她的才华,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从而令武则天甘心摆一把利刃在其身边,让婉儿为其办事。
婉儿和武则天,是真正互相欣赏的两个女人,正因如此,才令双方摆下仇恨,一生相依。婉儿,一辈子,最忠心的还是则天皇帝。以至于,为了她的主子,放弃了和太子李贤的感情,一生抱憾。
而后来,她和武三思的私通,仅是为了她的寂寞,而武三思,其实并不太坏,一样为命运而委曲求全的人罢了。最重要的是,她们命运相仿,她们彼此依靠。武三思,是最懂婉儿的人。而李隆基,仅是因为太爱婉儿,婉儿是他的梦,是他从小时候一开始就最崇拜的女人,却让他偶尔看到婉儿和琥三思私通,其实,他是因爱成恨。所以,他马上就悔了,要把婉儿的诗弄成集。
而崔湜,他有才华,性情和婉儿相近,所以,他们是真正为爱走到一起的,这无可厚非。
婉儿很苦,一直为命运抗争着。她太不幸,一次次的失去,然而她以她的智慧,一次次地救自己的命。然后,只能再以身体,来拢住中宗李显的心,毕竟李显是最爱她的人。
上官婉儿,才华绝世,容颜绝世,奈何身世何怜,情何以堪。
其三,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她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较早就归附了后金,并与后金联姻,以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