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二章 关健一步,圣旨忽降(第1/3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再许芳华最新章节!

    京都的渺芜坊,仅仅是一间清乐坊,位于昆明山下百huā荡侧,与皇家别宫濯缨苑隔水遥望,在西有怡红街,东有翠柳巷的锦阳京来说并不算名声斐然,因位于都城西郊,不在闹市,里头又尽是清倌人,对那些纵情声色的纨绔便少了几分吸引力,而一些穷酸文士,却也消费不起里头二两银子一壶茶,只能坐够一个时辰的“底价限时”尽都望楼兴叹。

    倒不乏风雅富贵之客前往捧场,听曲赏景,挥霍闲时。

    曾被三皇子请去汤泉宫,为旖景贺寿的双生盲女妙音双姝便是此间音魁。

    当年三皇子,更是此间常客。

    而继三皇子“改邪归正”后,其间最为引人注目的贵宾,便成了阳泉郡王。

    阳泉郡王好音律,惜美人,却不纵欲,虽有时也去千娆阁这样的地方为怡红夜莺杜宇娘捧场,但从不留宿勾栏。

    无疑,他有这样的“雅好”既是无伤皇室声誉,又能让当今圣上再添一分放心。

    好比阳泉郡王这么尴尬的身份,爱好风月雅事,总比关心家国政事要安全。

    以上这些消息,旖景是从长兄苏荇口里获得,而苏荇之所以将这些“风月之事”毫不隐瞒地告诉旖景,是得了卫国公的示意。

    未至十月中旬,旖景便回到了锦阳京。

    自然,将虞沨的密函转交给了父亲卫国公过目,当时,大长公主与三爷苏轹也都在场。

    对于旖景在并州的作为,两个长辈很是“惊艳”了一把,再兼着一些细节也需要旖景解释,让她参与这事也是顺理成章,大长公主更有那一层“姻缘”的打算,眼看着旖景并未因虞沨亲赴险境而惶惶不可终日,尚且冷静自持,对这个即将及笄、历来奉为掌珠的孙女儿,又更是看重了几分。

    虞沨的信中,第一步棋,便是要接触阳泉郡王,打算来一招“釜底抽薪”从根本上粉碎金相之阴谋,使金相先失一着致胜之棋,再不能利有阳泉郡王之“名正言顺”操纵袁起。

    这一步棋,尤其重要,是保证虞沨安全的关健。

    可金相假若早有图谋,定会在阳泉郡王身边安插耳目,严密盯梢,稍有疏忽,就会打草惊蛇。

    因此,卫国公与苏轹,甚至大长公主都不能与阳泉郡王在这关头接触,最合适的人,也只有旖景。

    而在接触之前,为保万妥,总得摸摸金相现下计划到了哪一步,还有阳泉郡王的心态,不能贸然行事。

    旖景专心致志地倾听苏荇的一番侃侃而谈:“渺芜坊里的妙音双姝,从前我也对五妹妹提过,琴艺已是出众,只不久前来的这位绿苹姑娘,不仅琴艺与妙音姐妹不相伯仲,更有谱律之才,方在渺芜坊一登台,自谱的那首《使莺啼红》由她抚琴唱来,须臾竟在锦阳京里流传,便是那些个纨绔,也不少慕名前往,据说即使没有琴音伴奏,她倚窗清唱,那悲音婉扬,当真能使枝上鹂莺折翅。”

    苏荇似乎未曾亲耳听闻绿苹琴唱,说来甚是感慨:“也难怪阳泉郡王与她一见倾心,不惜用重金替她赎身,收入府邸,不少风流文士尽都跌足长叹,遗憾无缘听闻这仙音妙嗓。”

    旖景略一挑眉:“怎么听着,阿兄也甚是遗憾?”

    苏荇重重一咳,脸上疑似染红:“五妹妹别打趣我,那时年少,我也与同窗好友常去清乐坊听曲儿,不过是欣赏才情罢了,已久时不去,没什么好遗憾的,只这绿苹的来头,我却也不知究竟,莫如,容我打听一番……”

    原来,旖景也是听闻阳泉郡王最近收了位清倌人到郡王府里,坊间不少传言绿苹极受郡王宠爱,即使因着身份,不能为郡王妃,宠妾的位置是跑不掉的。

    因着绿苹才在渺芜苑登台短短几日,就让只尚才情,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