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1章 尾声(26)(第1/2页)  医妃,王爷枕上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是五年。
    五年光阴,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
    建弘帝在四年前就退位了,他现在是太上皇,皇位传给了太子姜瑾。
    太子姜瑾登基,年号延平。新皇帝看似沉稳内敛,实则手段强硬。
    楚国之前推广千字文,效果很不错。虽然不可能全民脱盲,但对于有心上进的寒门学子而言,是打开了一条通天之路。
    他们不再需要昂贵的启蒙,就可以认字了。认字之后,只要心智坚毅,就能念书,就能打破望族对官场的垄断。
    姜瑾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开恩科,全国大考,直接把梁国半遮半掩的科举制,推广到整个楚国。
    应考学子高达五千人。
    姜瑾依照薛湄那科举制的规矩来,先考秀才,再考举人,然后是进士。
    进士设了三榜,取前十人,直接入官场,或下方地方历练,落在六部做闲差,慢慢熬资历;剩下的人进翰林院,继续读三年书。
    这三年,就有专门的夫子,教导他们专门的治国策。
    至于秀才,他可以免个人赋税,官府每年补贴他一个人的口粮;举人,他可以免全家赋税,官府补贴他全家口粮。
    “读书就有光耀前途。”
    第一次科举,新皇帝把此事深深种进了百姓心理。
    望族们想要阻拦,已经晚了。任何民心所向之事,都是无法阻止的。谁想开历史的倒车,历史的滚轮就会碾向谁。
    当然,望族们也顾不上去阻拦,因为岭南开垦出来了很多的土地。
    太上皇和新皇帝一致觉得,想要打消望族对朝政的桎梏,与其和他们真刀真枪,不如给他们甜头,把他们养得脑满肠肥,让他们失去斗志。
    岭南的土地,就是那肥肉。
    “凭借蜀中的良田,一亩可以换三亩岭南的土地。”
    “岭南一年三熟的稻子,可比蜀中的田好多了。”
    “水路出奇的畅通,粮食运回来容易,去岭南也容易。谁不换,将来可别后悔。”
    贵胄们一开始还在观望。
    而后,谁家先换了一千亩,收获远远比蜀中高,激发了其他人。
    大家对此很热衷。
    朝廷又说:“岭南地广人稀,谁家有本事开荒,开出来就是自己的。”
    除了种植水稻,还有土豆和红薯,也是高产量的农作物。
    楚国与梁国通商,也慢慢在跟齐国建立商道,彼此协作。
    齐国没有红薯和土豆,而这玩儿因为产量奇高,薄利多销,齐国疯了一样的买进,这也是一大笔的收入。
    望族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岭南去了,朝中皇帝的科举制,反而备受冷落。
    有学子们看出了端倪,发现自己的地位要受到寒门穷酸的冲击,打算反抗。然而,自古书生难成大事,很快不了了之。
    过年的时候,太上皇特意回了趟宫,带上靖王夫妻和他们的孩子们。
    “瞧见新的靖王妃了吗和先王妃生得好像。”
    “言谈举止也像,只是年轻个七八岁的样子。要不然,我都以为是她复活了。”
    “太上皇可疼她了,从前就当公主似的,她哪里是王妃嘛。”
    靖王夫妻俩回京,引发了各种猜测。
    不过他们俩不在乎,住到了靖王府。
    太上皇则住到了宫里。
    “安排一次家宴吧。”太上皇对新帝说,“就你们兄弟姊妹,不用其他人。”
    新帝道是。
    很快,宫里起了宴席。
    太上皇看着自己的儿孙们,仍是没有平常人家老祖宗那种慈爱。看第一眼还好,第二眼他就有点烦了。
    他之所以非要见见孩子们,只是为了像新帝传递一个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