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自由和希望(第2/3页)  文艺香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所有事情。

    胡月目前要做的就是酝酿,酝酿,再酝酿!

    因为胡月想的太多,想反射人性的光辉,想表达自由的渴望,但是真的能这么简单就做到吗?

    不能,这是胡月的答案,因为这是他在尝试进入那种情绪之后的十分钟后得到的答案。

    自由,人性,好可怕,也好伟大,更是好遥远好抽象的东西,或许是一个名词。

    胡月找了个略微清静的角落就着台阶坐了下来,靠在墙壁上,微微的眯着眼,琢磨着,回想着,琢磨着剧本里的剧情,回想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这是对自我灵魂的拷问和觉悟,愈发的深入,胡月就觉得自身愈发的渺小和卑微。

    ……

    人都有向上之心,但在实践的人生中,沉沦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活在世界上,受的制约太多。我们都想只为自己而活,但是,又常常不可得。

    规范得遵循,游戏规则要遵守,责任得去尽,还要努力取得成就,在这个贫乏却又激进的时代,成就只不过是金钱的代名词。

    每个人都自觉的按照他人的眼光来过自己的人生,拿他人的意识衡量自我,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色人性和内心诉求。如果自己做不到这个社会所要求的,不用他者质问,自我就已经感到是一种犯罪。这种无理的罪恶感使得人都自觉的认同社会规则,并以此评价他人。对习惯于遵循规训生活的人来说,永远都不会有自由的一天,因为权力者的社会从来不缺乏规则,并且它还越来越多。假如遵循者突然自由了,他绝不会欢欣,他会感到自由对他的束缚。

    这只是一个极端,可是,人们中的绝大多数,不都是卑微的活着吗?生存就是一切,规规矩矩的活着就是一切。

    而人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延绵几千年的骗局和谎言里,劳作,繁殖,忍耐,牺牲,然后死去,从未享受过生活的喜悦;人变成了生存的工具,成为生存延续自身的低价手段。

    对大多数的人而言,存在不是为己的个体性存在,而是一种符号式的集体性存在,你或者我,或是胡月,被淹没在人流中,迷失了自我的道路。

    在这迷失中,不断的迷惘,失落,沉沦,被压抑,束缚,最终或许走向寂灭,到我们生老病死的那一刻。

    什么是人性?这也许就是吧!胡月想到,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抓住了命运的脉络,感受着他的搏动。

    感受着命运的脉络不断的起来,落下,再起来,再落下,如同潮落潮涨,又如同预示着新生命的降临,就像希望。

    希望是美好的事,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童年的时候,希望是商店橱窗的一根棒棒糖,不用付出什么,也能真真切切地体味到。

    年少的时候,希望是绚烂银河的一叶方舟,我们朝着光明的地方不断前行,只是看着便觉很美。

    长大了,希望是明媚夜空璀璨的星辰,看得见,摸不着,离我们好遥远,真实的生活取代了希望在我们心中不朽的地地位。

    垂暮了,希望是枕边一杯袅袅的清茶,细细品位,才知其中甘甜,只是茶凉得很快,还来不及回味,那些美好的已经逝去,留下淡淡的忧伤弥漫。

    胡月想到了自己刚刚重生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最初,刚刚开始面对这座监狱,他十分痛恨监狱的高墙,慢慢的,这演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是后来自己居然会慢慢的习惯它,每天望风的时候胡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靠着监狱的墙壁望着外边的天空。

    而他在赤柱的两年里,也见过许多虽然已经幡然悔悟去再也出不去的老囚犯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生活强加给我们的太多,而希望却可以感受自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