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 太子和天启帝都看在眼里,却一致的保持沉默,什么都没有说。甚至于,天启帝还大手一挥,下了道口谕,让内务府全力配合宣平王这次的王府修缮的事宜。 贺煜知道了,嘴上恭恭敬敬的叩谢皇恩,心里却是冷笑不止,皇上这是打算拿这些小打小闹的恩惠,来堵他的嘴,免得让他因为这次没有封赏而不满。对于天启帝的这件小恩惠,贺煜是毫不客气的就接受了,但是至于领情不领情,那就再说吧。 因为天启帝的口谕,无论是内务府还是工部都异常重视这件事,干起来自然也是快得多。 不到仨月的功夫,所有的修缮工作都已经接近于尾声。 内务府的人看的通透,表面上皇上确实是就如外界所说的没有给予宣平王任何的封赏,其实内里是什么都给宣平王放了特殊的待遇,就这次的房屋修缮,那内务府跑的比给几个皇子都积极,为什么?还不是皇上授意下来的吗。 而这位宣平王也是个老实不客气的主儿,既然皇上都发话了,他还也就还真的用上了,丝毫不见有什么惶恐客气的,也不知道当真是被皇上给宠的无法无天了,还是真的憋着不满呢。 不过,这种事儿也就在各人的心里转悠转悠也就罢了,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也没谁真的没事儿干去说这事儿。毕竟人皇上都不发话,你瞎逼逼个什么劲儿? 这宫里还轮不到自己说话呢,老实呆着吧,免得死得早。 这边的宅子在修着,那边的贺煜也开始正常的上朝,在朝堂上的贺煜依然还是一副事不关己,垂着脑袋做壁花的模样。似乎这朝堂上的事儿和他一点干系也没有。 太子见了也是觉得好笑的很。 虽然说和贺煜相处了这么些年。他都摸不透的贺煜到底的想法是什么。每次帮他出谋划策,俩人一块儿分析局势,贺煜都还挺积极的。而且也不是那种非要唾弃名利的人,该交好的人一个也没少。 当真是看不透啊……太子摇摇头,不过也至少也算是知道这人对那个位置没有什么心思,太子也就放心的由他去了。 心中只想着。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为敌才是,否则。光压制得费多少心力。 当然,在这个朝堂上最郁闷的不是太子了,最郁闷的要数坐在龙椅之上的天启帝了。 本来为着贺煜回来没了封号这事儿,天启帝本来琢磨出来了各种的安抚方式。就放着贺煜回来不满意而起兵造反,可是却没成想,这积蓄已久的拳头挥出去。却反而打在了棉花上,轻飘飘的就撤了力道。 其实算起来。贺煜如此乖顺的不闹情绪不造反,身为皇帝,他是该庆幸的。 但是,皇上也是人啊。 自己准备的多种方案来应对某件事,到了这事儿在别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事儿,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也就过去了。更可恶的是,偏偏这火自己还得憋在肚子里头,根本就没法儿发出来,只能自己憋屈着,找别的地方泻火才是。 但是,说贺煜真的软吗?好像也不是,看看人家修缮宅子的时候,那工部和内务府的人调用的可顺手,丝毫不带客气的。还不就是认准了天启帝不能向他发火吗? 小爷出生入死的把命都拼了给你打了胜仗回来,你不封赏也就罢了,用用你家的几个工匠你就心里不舒服了?那我这条命是得多贱? 于是,天启帝也就只能这样继续的憋屈着,整日里憋的人都跟着上了火气。 也不知道是这憋屈的太狠了的缘故,还真的过了几日人就跟着病倒了,当天夜里,太子就跟着去在天启帝的床边侍疾,而宸妃也是日夜守着,不带离开的。 贺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陪着自家女儿玩呢,听到赵和忠匆匆忙忙的进来说了这么一句话,贺煜只是顿了顿,淡定的说道,“我知道了,你去库房里把寻几味药材给送到宫里去,就说是我的一片孝心。” “是。”赵和忠应了,急急忙忙的就告退去安排事情去了。 萧瑶坐在旁边,随口问道,“你不打算进宫去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贺煜给女儿把那小猫的最后一笔画完,淡定的说道,“皇上病重,那也是太子或者皇子侍疾,而且,我想皇上这个时候估计也不想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