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东西比翼(第1/7页)  盛世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早朝后,康熙帝留下岳雷和魏元章与大将军一道在保和殿等着管世敦,刘芳夫妇,他二人三呼后,管世敦把他与刘芳联名上的折子请太监转递给康熙帝。 康熙帝认真读了他俩的奏折,说道:“二位爱卿我特别赞赏奏折中提到的三个重要的论断,第一,交通问题不是一般货畅其流,促进工商发展问题,而是实现天下大治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交通问题不是唱配角,而应是要唱主角,第二,因地制宜,平原地区修驰道,无论省际或省内,不能降低标准,山区则修直道,即五尺宽的石板官道,驰道由军队修,直道官民共修,第三,完成修路后,即加强教化,昌明圣教,从而建成大治局面。太平盛世,天下大治并不是绝对完美,历史上的四大治世也不是绝对完美,毫无问题,普天下没有绝对完美的社会,也就是说,我们距天下大治已近在咫尺,几年间的事了。二位爱卿,一切准奏,仍由工部负责,兵部承建,上次建南北东西两驰道,两部朝官皆是好样的,希望再接再厉,夺取最后一战的胜利。” 管世敦从行囊中拿出一个大袋子递给魏元章,说道:“魏大人,这是我们管家捐资的修路费八百万两,请点数。” 刘芳:“可能入不付出。叫地方再出点。” 魏元章:“再次用两位大人的钱,直令人不知说什么好,请二位大人放心,一定打好建成盛大业之前的最后一仗。 管世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足挂齿。” 皇上就修通各省之间的驰道,山区的直道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工部和兵部在开封召开三大平原各省的巡抚和提督会议。宣读皇上圣旨。工部讲了具体要求,希望各省积极支持,同时在长沙召开山区各省修直道的会议,照样宣读皇上圣旨,严格要求,以各省省城为中心,做到四通八达,工部将派人和各省仔细商讨路线,这种直道是军民合建。这是建成盛世大业的最后一战,已经胜利在望了。 接着工部和兵部相关官员与各省巡抚和提督对接,散会后,便随各省提督和巡抚去该省详细勘测路线,进行施工。 这次修路直接与各省建成盛世大业挂起钩。以四川为列子,在川西平原是驰道的要求,但它北通陕西南通云贵,东通三峡、两湖都是直道,同时省内通重庆的大路、通万州、阆中、雅安、宜宾、叙府等,因此工程量大。但并不是重新布线修建,绝大部分都是沿袭明朝已有的道路按五尺官道的标准,进行检修,而且又是直接可发号司令的府州县修。这都是有利条件,况且是军民合修,上面又拨了钱,所以进展皆比较顺利。 各省督抚都亲自抓。都望做盛世名臣。 根据管氏产业集团总部的指示,名省总公司要密切关注此次修路,如出现资金短缺。要力所能及的捐助。 路在修。管家的事业在发展,负责浙江的岳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盘下杭州最大的丝织厂。该厂老板在一次酒宴中。喝醉了,从酒楼中失足滚下了楼梯,成了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四处投医都无结果,儿子又小,遂准备卖厂静养,当时岳虹也在酒楼宴请一位珠宝商,洽谈珠珠出卖的事,亲眼目睹这件摔伤的事,当得知是杭州最大的丝绸厂老板时,立即命心腹侍卫跟踪此事的进展,一旦有卖厂的打算便立即下手。为此,专门约母亲拜访了杭州知府杜大人,表示此厂如出卖,一定请杜大人玉成,杜大人当然希望财大势大的管家接手,以便发展成比美两江省的最大丝织厂,建成杭州锦官城。结果以一万两盘下来。该厂在西湖边上占地一千亩,厂后还有一座百亩小山。 当即刘芳与岳虹仔细看了工厂,发现布局不合理,浪费土地较多,刘芳叫来世敦与正玺说道:“西湖边上是杭州的宝地,寸土寸金,若大个丝织厂占地千亩,太不划算了,若改建几千栋高档别墅,赚个千把万都可能。丝织厂随便找个交通便利的地就可建了,现在先维持到,等找到了地方再说。” 岳虹说:“妈,这杭州我们尚无建树,我们几大商用楼还未建,白白的让人家赚钱。妈,何总督你们这么熟,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