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第3/4页)  姜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武如同学文,师父和功法至关重要,尤其是后者,就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不然路你都不知道,说啥都白搭。

    当然不管文学经典还是武学秘籍,统统都是上流世家才能拥有的资源,这就是名门底蕴。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前期已拉开距离。

    临淄姜氏,河间张氏,都是延绵数百载的大世家,各种珍贵典籍也是有的,姜萱见卫桓身手这么好,故而这么问。

    不想卫桓却摇了摇头:“我没有拜过师,也没有专学哪家典籍?”

    忆起旧事,他目光变得有些冷:“幼时在张氏武学学过几年,后面的我常去书楼,自己琢磨的。”

    张氏藏书最珍贵的那一批秘藏典籍,他怎么可能有机会看见?

    拜入名师门下他更是没有的。

    幼时到了年龄,随所有张氏子弟一起,去族里的文武学堂上课,学会各种武学名称,和最基本的打底功夫,仅此而已。

    这种大学堂,自然教不了多高深的东西。

    只卫桓自小就清楚自身武力的重要性,没人可教,他便自己去书楼。张氏百年大族,藏书自然极多,虽最上乘的一批收起了,但各种中下等武籍还是很多的。

    他不愿和那些人凑一起,正好多多留在书楼。年岁渐长,他看过的武籍越来越多,虽从未有人讲解,他却自己领悟出一些东西来,琢磨着,练习着,自成一体。

    习武、提升,是他过往唯一感兴趣的东西,虽给他招了许多不善的目光和打压,但他从不退缩,反越压越勇。

    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卫桓自不提,只简单说了两句便罢。

    姜萱惊讶:“这竟是是你自己融贯琢磨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种武学天赋啊!

    她真是羡慕得眼睛的红了。

    要知道所谓典籍上佳和中等,差得绝非字面上这点意义啊,说是犹如天堑,并不是一句假话。

    就这说吧,就好像上辈子清北和三流野鸡的区别,不不,这么说都不对,应该是和普通中小的区别。否则世家何须珍藏,作为最重要的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

    卫桓单凭这些中下品的典籍,没有拜师受指导,仅凭借自己领悟和理解,就远胜他的同龄人甚至嫡长兄。

    姜萱终于明悟,为什么他的嫡母和嫡长兄这么恨他,一定要毁了他。

    不要以为毁了卫氏就是单纯毁她,作为一个身世存疑的庶公子,毁了卫氏就相当于毁了卫桓。

    震惊过后,又替他难受,不过姜萱没表现出来,只是笑说:“从前我背了典籍,有行功内气的,也有刀剑的,还有些兵法,我默出来给你看?”

    所有东西都能被抢走丢失,唯有记在脑中的任何人抢不去,这是乱世,她危机感难免多些。

    本来,这些多半是背着以防胞弟用的,后来等姜钰稍大些,她让他也一起背,不想如今真有用上的一天。

    忆起旧事掠过伤感,姜萱定了定神,她已调整好心绪,不允许让自己沉浸愤伤。

    “真有?”

    卫桓放下拭剑的布,一下子坐直了,立即应了一声:“好!”

    还是头一回见他对什么东西这么感兴趣,姜萱立即就要默,没有纸笔,他马上起身出去叫店家借了。

    纸笔拿回来,姜萱回忆一下,提笔就写,他就站在一边不错眼盯着。

    姐弟两个一起动手,先默了两本出来,余下的不急,慢慢来,天色不早了。

    姜萱揉了揉腕子,吩咐弟弟赶紧上床休息:“明天一早过井陉关,过了井陉就是并州了。”

    巍峨太行,阻隔两地,什么流民都涌不过去,到了并州,就好走很多了。

    这么一想,精神一振。

    安置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