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第4/5页)  姜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切,都不得而知,卫桓冷冷道:“我已遣人,前往昌原临戈一带搜擒此人。”

    命搜带的同时还有那一片的所有密探,只要将人擒会审过,一切自回水落石出。

    卫桓纳张济建议,下令整军立即折返石邑,难携带的辎重尽数抛弃,急行军需赶在张岱反应过来前离开。

    同时,他增派人手,务必要将姚安擒获。

    急行军一直到次日夜半,卫桓率大军返回石邑,城门“轰”一声闭合,让急追而来的张岱气恨顿足。

    返回石邑,布防妥当后,卫桓立即去了城西大狱。

    路上他已接讯,昌原临戈密探陆续找到,或带或擒,已先一步回了石邑。

    姚安等人一开始不见踪影,但张岱梁尚出营未归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敢往河间大营凑,薄钧等人用了计策,最终将人擒获。

    也一并押入大狱了。

    已严刑拷问了一宿,事情始末终水落石出。

    除了姚安一批以外,根据前者提供的名单线索,起事前梁尚又照样大施为了一次。宁死不从的直接杀了,其余屈服的,俱悉数作配合姚安之用。

    梁尚下手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育幼堂出身的半大少年。

    张济不禁叹:“凡事有利必有弊啊。”

    这些半大少年,固然不引人注目,能打探到许多寻常细作探不到的事,在组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乃首选。

    只弊端也有,看梁尚下手就是,心智更薄弱的半大少年,在梁尚眼里就是个软柿子,所以专挑他们下手。

    张济道:“跟踪日久,伺机而动,如此处心积虑,实难防范避过。”

    到如今,梁尚对姚安的手段已水落石出,张济略略思忖,就将前因后果猜度了个八九不离十。恐怕姚安不知何时暴露,被人盯上很久了。他也算硬骨头忠心的了,奈何梁尚准备多时。

    敌方这回确实技高一筹,败得无话可说。

    他劝卫桓:“胜败乃兵家常事,二娘那边,府君当好生劝慰才是,此非她之过。”

    据张济所知,姜萱其实一直在调整人手,当初因紧迫不得不采用的半大少年她打算逐渐替换下来,奈何时间太短,计划赶不上变化。

    之所以特地劝一劝,那是因为很明显姜萱和卫桓这段时间闹矛盾了,且原因张济也清楚得很。

    他敬姜萱人品,更体恤她不易,因此也顾不上有些僭越,很是劝了几句。

    只卫桓还是憋着气。

    又是这个育幼堂!

    当初若非姜萱坚持,他早把这育幼堂砍了。

    卫桓冷冷下令,将叛者亲眷押至石邑,当面再审一次,无遗漏后,悉数按军法斩杀。

    面色沉沉,巡视过城防,这才打马折返衙署。

    才进外书房院门,便见姜萱急步应了上来。

    她脸色煞白:“听闻已确定姚安是受梁尚驱使?”

    自得第一封战报后,姜萱睁眼难眠,辗转至终得迅卫桓成功率军突围。

    可阵亡兵士达五万,伤者无数,惨烈的一仗。

    她当时眼前一黑,那封自她手里出去的军报。

    符石等人宽慰她,谁料到密报有假,那种情况下,谁都会第一时间将讯报发往前线,怎可怪她?

    姜萱依旧难宁,谁料卫桓率军折返后,她紧接着又得一讯,姚安已擒回,确定是他受梁尚驱使传的假消息,至于其余协助的,听闻都是和他一般育幼堂出身的半大孩子。

    她登时头脑一阵晕眩,得迅卫桓回府,她立即赶了过来。

    “听闻都是育幼堂,是真的吗?”

    卫桓抿唇:“确实如此。”

    为了这个育幼堂,两人争过多少次,她宁愿自己累病了也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