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第3/4页)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你看如何?”

    周徽嵐话里有一丝不容拒绝的强势,最终钟树鸿只能点头,“行。”

    至此,三太爷叫散,各回各家,将空间留给久别重逢的一家人。

    回去的路上,徐秋兰发着牢骚,“真当我们稀罕姓周啊。”说起来这些年,周家还是沾了他们一家子的光了。他们家发达之后,照应了多少族人?等他们除族不姓周之后,这些人休想再占他们家便宜!

    即使这么想,她心里仍旧难受,觉得丢人,他们这次与被驱逐无异,再一想两日后还要在祠堂举行除族仪式,她就恨不得那一天永远都不要到来。

    “爸妈,如果你们担心触景生情,不想住在大兴村了也可以,我县里市里都有房子,你们考虑一下想住哪里。”

    “就依你的意思,这两天收拾收拾,走吧。”

    这下不走也得走了,大兴村有近半人姓周,大家拜的都是同一个祠堂老祖宗,七拐八弯的,都沾亲带故。他们再住在这里,也不自在,而且还像死皮赖脸地赖在这里似的。

    “你们啊——”周永福仰天长叹,“希望你们日后不要后悔才好。”

    “那鱼塘咋办?”周波闷闷地道。

    这事态一路发展,周波都是懵的。他不明白,为何惠兰堂妹回来这么一件高兴的事,最后会发展成这样。

    这鱼塘租的时候钱不多,但后期的清理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可以说清理那两张墉的活他们夫妻俩就干了两三个月,期间他岳父家都来帮忙了一阵子。现在鱼塘弄好了,步入轨道,开始赚钱了。现在他们却要走了,鱼塘该怎么办?

    周永福道,“转出去吧,看看谁有意。”

    许是看出周波情绪不高,周惠竹安慰道,“大哥,去县上挺好的,至少去了,东东和丽丽可以上更好的学校。这几天我陪你们到县上看看,如果有合适的房子就买一套吧。要是钱不凑手,我这边凑点给你们。”

    周海也跟着说道,“要是还不够,我这里也有点流动资金,先拿去垫上。”

    周大嫂也是一肚子的郁闷,这件事发展到后面,怎么反而是他们家受到的冲击最大。

    小叔本来就在县里办公,顶多偶尔回来住一住。但他们不一样,他们的根就在这里,而且他们都是庄稼人,去了县里市里他们能干什么?现在不但要走,还得考虑在县上买房子,买房子是好事,但欠债就让人浑身难受了。

    “小妹,我们去了县里做什么啊,总不能啥也不干吧?”

    周惠竹沉吟,“盘个带后院的店面,做点买卖吧,大嫂你就做吃食好了。大哥的话,找个机会学门修自行车的手艺。”

    周惠竹三言两语就替自己的哥嫂安排好了未来的路子。

    周永福想了想,对周海说道,“还有你那工程队,准备另外招人吧。”

    周海的工程队,最初的队伍核心正是出自大兴村周氏子弟,最初的那一批人,随着工程队做大做强,不少人都升上来了,其中有几个还是核心骨干。

    周海一愣,“他不会那么霸道吧?”他是连大伯也不愿意叫了,只用了一个‘他’字替代。

    “有备无患,你自己多准备一手吧。”

    周海觉得不能吧,毕竟他又不曾亏待这些昔日的发小玩伴,他开出的工资,能是回来种地能比的?

    “你不懂。”

    周氏子弟一向团结,他大哥这些年一直很消沉低调,看着就只是个不怎么吭声的农村老头子,那只是表象。周惠兰受了那么大的罪,他能能干看着?

    见儿子还不警觉,周永福恨不得踢他,“让你准备就准备,我这当爹的还能害你不成?”

    “我知道了。”周海的心情有些沉重。

    幸亏先前他妹妹提醒他多向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