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储藏以及销售等。
总理是凤凰,统领所有官员,负责决断已经处理各种棘手的事件。
少昊则是鸟王,据说他的名字“挚”本作“鸷”,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大鸟。
鸟官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协调工作。每到开会的时候,百鸟齐鸣,五彩纷飞,热闹非凡。作为百鸟之王的少昊,则居于朝堂之上,根据诸鸟的汇报,决策国事,制定刑赏。
中国最早的启蒙读物《千字文》第二十句“鸟官人皇”,即指少昊和他的鸟官。
少昊和他的文武百官自然不会是鸟,不过是以鸟为官名。
相传少昊后裔中有一族封在炎地,称为炎国。“炎国”后来又演变为“郯国”。
春秋时期,郯国老大郯子朝见鲁昭公。昭公问他:“听说你的老祖宗少昊用鸟名作为官职,用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要用鸟呢?”
郯子一听,心说这关你鸟事啊?但鲁国财大气粗,得罪不起,于是回答说:“先祖少昊建国登基之时,有凤鸟前来,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就拜鸟为师,领导干部们都以鸟来命名。
郯子还进一步解释说:“少昊是我的老祖宗,其中的道理我自然是清楚的。黄帝以云来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云命名;炎帝以火来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火命名;伏羲以龙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龙命名。先祖少昊即位时,有凤鸟乃朝,所以就以鸟来命名。”
后来的朝代也有以鸟来表示官职的,不过不是以鸟来命名,而是将鸟的图案绣在官服上。明、清两代官员服饰规定: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文武官员根据等级的不同,官服上所绣“禽兽”也不一样。以清代文官为例,从一品到九品分别是:仙鹤、锦鸡、孔雀、大雁、白鹇、鹭鸶、??(xichi,一种形似鸳鸯而稍大的水鸟,多紫色,雌雄偶游,也叫“紫鸳鸯”)、鹌鹑、练雀。谁是几品官员,一目了然。成语“衣冠禽兽”即是由此而来。
如果在明朝初期有人说你“衣冠禽兽”,你肯定会乐开了花。但是今天要有人把这个成语用在你身上,你肯定会跟他翻脸。
“衣冠禽兽”又是如何成为贬义词的呢?
据说明朝中后期,官场*,文官爱钱,武官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老百姓痛恨这些当官的,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成“道德败坏、徒有其表”的贬义词了。不过把某些恶人比作禽兽,无疑是对禽兽的侮辱。
话说黄帝见少昊治国有方,于是安排内定接班人颛顼(zhuānxu)去他那里实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即少昊的侄子。他自幼聪敏,到了叔叔的国家后,便孜孜不倦地向少昊的鸟官们请教治国之道,那时才十岁。少昊十分喜爱这个聪明能干的小侄子,特意为他制作了琴、瑟,好让他在劳顿之余消遣娱乐。
几年之后,颛顼学有所成,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后来又继承黄帝位,成了各方诸侯的共主。颛顼离去,少昊每每看到琴、瑟,便睹物思人,平添烦恼,于是将琴、瑟丢入深海。说来奇怪,每当夜静月明,碧海无波的时候,海底就会传来悠扬悦耳的琴瑟之音,许多年后,还被乘船过海的人听到。
少昊隔着大海建立的这个国家,由于与华夏隔的太远,逐渐地,中原地区的人们就没了他们的音讯。后来人们都说,少昊的国家位于今日的美洲。
许多年后,少昊离开他的国家,回到了西方他的故乡去了,留下了一个鸟身人脸叫做重的儿子,主持国家大事。重的脸四四方方,经常穿一件白衣裳,手里拿一个圆规,架着两条飞龙出行。由于他的非凡才干,重后来受到东方天帝伏羲的青睐,成为他的属神——木神,一同管理着春天,人们一般称之为“句芒”。“句芒”包含“弯弯曲曲、角角杈杈”的意思,也就是春天草木初生弯曲柔软的样子。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