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或皇帝,让他们学习到一些高深的知识以利于向整个社会推广。大禹是神也是人,他到达终北国并不是偶然的原因,试想这几千万里的路程大禹是借助什么工具来完成的,又是如何返回的?!从“终北国”的环境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造环境。因为那里没有季节的变化,除了“人”外也没有其他生物。这些“人”的医疗条件也是非常好的,他们没有夭亡也没有病死,都是无疾而终。从体质和饮食上看,这些人也不是从事体力劳作的,且好音乐,生活在一种完全理想化的环境中。这些“人”想把大禹带回去看能不能按一个理想的模式去改造大禹的子民,但是计划可能失败了……周穆王游历“终北国”的具体情况,《列子.汤问》没记载,只说过了三年他还不愿返回。在那种理想的环境中,周穆王的习惯改变了,可惜回国后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状态,智慧生命的示范作用再次失败……但是这些智慧生命似乎仍没有彻底失望,还要做最后的努力。偃师的人造歌舞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造人”,或者也叫“机器人”,智慧生命想通过这些歌舞伎打通周穆王,但是由于偃师的自作聪明,导致了周穆王的嫉妒。被杀歌舞伎的内部构造是一些当代人类半识半不识的材料,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电子器件”。智慧生命的最后一次努力也以失败告终,人类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才能最终到达“终北国”的文明程度,也有可能毁于环境污染!
《列子.汤问》记载大禹到“终北国”,所目睹的经历还有那里的风土人情,人们男女杂居,相互平等,不织不衣,等等——这已经到了历代哲人所追求的“世界大同”。这里人们摈弃了私欲,人的追求升华了。被人类所崇尚的动物性——*在这里是淡薄的,对于人类的潜意识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弗洛伊德那里我们可以得到证实;被荀子所痛斥的人性恶之一的“嫉妒”也不复存在了,这在人类来说也是不能克服的,这从黑格尔的“动力”分析中可以得到证实。然而世界大同的观念还是深深印在人类一些优秀人物——特别是那些具有宗教性狂热和意志力的人们的头脑中,都努力的追求着这一目标。从一些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发现来推断,人类大同的选择只有两条路,要么毁灭,要么到达理想化,这就是人们所崇尚的“自然”。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古籍中关于大禹和周穆王的奇遇,其他古文献中还有唐代关于皇室的离奇记载,古代的超前文明用现代的眼光也难于解释。如果你们什么都不相信,那么人类的历史就全部都是垃圾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