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章【中华万年文明史】(第2/3页)  中华秘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了上古记载与神话传说的真实可靠性,再一次证明了神话传说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史前文明,不能仅凭实物,我们要重新认识神话传说的某些价值,地球上再没有一种资料比神话和传说更为直接。人类在文字、绘画产生之前,先有的仅仅是语言,在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年代里。传播知识和史实只能靠口述的方式,这就是神话和传说的来源。现代人开始重新审视对神话的态度,有些学者开始有条件的接受神话,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更新的眼光来看待神话呢?-

    王国维先生《古史新纪》已指出的,是世界各个文明古国所共同的。远古传说固然不能不与神话结合,并且难免后人缘谛,然而不可视为杜撰捏造,其间会有宝贵的‘素地’‘史影’。

    神话是人类无词汇应用时代的人文童话,神话中有科学,古代的科学多在神话中。神话是人类演化初期所发生的大事或纪念意义的史学,要做史前考古,必须依靠神话,所以说‘神话是美丽且永远都无法复制的文物’。-

    古史和考古学的研究都和神话传说的解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重建中国上古史不能离开神话。

    当我去问身边的朋友,神话是真的吗?有人说是无稽之谈,有人回答是真的,但是他们眼神里却隐藏着一丝狐疑,有人毫不思索的回答是假的,语气里没有一丝回转的余地。神话是无稽之谈吗?是谎言吗?谎言能经得起千年以至万年的考验吗?

    -

    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有着唯物求实精神的民族。要想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就不能不研究这个民族的远古神话。

    研究表明中国在周朝以后的神话故事都是在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完成的。

    首先我们来讨论大家从书中以及电视了解最多的神话故事《封神榜》,不论它故事中的人物多么神奇,故事情节多么离奇,周文王这个阶下囚能够算天算地,明知是自己的亲骨肉却一脸无谓的吞噬,让我们后人把放虎归山的成语铭记,结果不必多述,但如果我们看过姜太公所述的《六涛》,却才知道其治国治军思想的缜密和宏伟,要灭掉强大无比的纣王,文王不下驾拉车,如何能得到为自己一雪血耻的良驹。-

    当文王灭掉纣王后,给自己的功臣及亲属封侯划地,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领导机制,民间叫封神榜,学者叫封建制度,也就是统治中华民族的封建社会,是从周文王开始已经确立下来的。

    《西游记》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对其了解一部分来自书本,大部分是《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拍摄,但是西游记中真实的地名,国名,却出自于《大唐西域记》,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教旅行家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的史实。而且当我们如果认真的去了解,就会发现其故事发生的过程和实际路线是相符的。现在包括印度本国的有些佛教遗址也有一部分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录发掘成功的。外国历史学家承认,没有中国人的这些著作,一部佛教史简直难以梳理,甚至连部分印度史也要借这些旅行记来修订。-

    试问玄奘大师如果没有孙悟空的离奇身世,以及年少时的苦读与博学,没有猪八戒的吃苦耐劳,沙和尚的仁和之心,和白龙马的一路向西的精神,真经如何能够取得。就连我们这些有着现代交通工具的人,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长满骆驼刺的戈壁滩上时,忽然产生了怀疑,我们来自那里,前方是否还有人烟的迟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玄奘大师靠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发现问题时,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亲身去探讨和论证,知易而行难,又有谁能体会。

    (笔者只是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民,是一个中国考古圣殿外的偷窥者,错误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