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太阴历法和现代公历又有所不同,现代公历的‘月’已经失去月的意义,是把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划分为12段,而中国历法体系中的‘月’是月亮绕地球的一个运行过程。
中国历法是根据月形以及北斗七星的变化来划分年、月、日的记时方式,它应该是人类在无文字时代最科学,最简单,最方便的记时方法,这也是中华文化‘道法自然’最根本的体现和应用。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看一眼北斗七星的方位和月形就可以判定具体的月份和日期。
用‘日月可鉴’来形容中国历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如果用中国农历的时间来记录一些历史上的事件也有其神奇之处。
任何日子在中国历法体系中都有特定的天象,包括我们每个人的生日都有其特定性和特殊性,在我们用农历记时的生日月形和北斗七星的指向永远是一样的。无论你身处何地你是何种肤色,不妨查查你的家人或朋友的生日,这一天的斗柄指向和月相很少有相同的,这也是中国历法所独有的。
《太平御览》载: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创造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猴、初五创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才开始用黄土和水造人。其实这一说法和《河图》上位的‘七’有某些特殊的内在联系。
女娲太寂寞了,用泥巴捏了两种人,吹了口气,泥人就活了,就成了男人和女人,随着女娲的不断劳动,人越来越多,女娲太累了就用树枝在泥水里沾沾,摔出许多泥点,这些泥点也就变成了人,女娲亲手捏的人就成了统治者,泥点变的人就成了平民百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系社会后期,也就是女娲时代已经有了劳动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的分化就有了阶级出现,就有了组织,也就是有了国家的概念。
女娲为补天造人之神,是指女娲卦日月制历法,化节令,定十二时之事.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