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中华万年文明史】(第2/3页)  中华秘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笔者用神话故事来诠释中华民族的上古史只是一家之言,有其偏颇之处。

    探索人类文明史最科学的途径就是考古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实际就是通过古代先民遗留的文物实现现代人与先民某种意义的‘沟通’从而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过程。

    以田野考古为园地,以物质文化遗存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学)诞生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史研究的科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掀起了一场意义深刻而影响深远的革命。因为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大大拓展了历史科学的广延范围,延伸了不止数千百倍的人类活动的时代跨度,层层不断地揭示出沉寂在地下文化层中的历史文化蕴蓄。逐步地揭开了一个个历史之谜,一座座、一片片旷世伟迹及文化珍宝显露于世,显示出人类不可思议的伟大创造力和思维世界的奇迹,这些发现,不断地充实着历史的内涵,改变着历史面貌,改变和指导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理论导向。

    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综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对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的年代结果,裴李岗文化的年代据今约7000-8000年。

    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根据考古学家对于在1977年首次挖掘的文明的鉴证,当地文化平均开始于公元前5千年,最早的甚至远至公元前8千年。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除裴李岗外,还有新郑的沙窝李和唐户村,新密莪沟,长葛岗河,临汝中山寨,许昌丁集,郏县水泉,巩县铁生沟等等,不下40余处。碳14断代为公元前6200年至前5500年前后,经历了700年的发展而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考古学家将此种文化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其年代约在8000年前左右。从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文物内涵分析,考古学家认为中国的农业革命最早在这里发生,裴李岗居民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处于以原始农业、手工业为主。

    按历史记载女娲生于凤州(凤县),立都于凤城(河南济源市西北)大约时间是公元前7700年左右,山西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等地有众多的女娲活动遗迹。以此而论女娲的活动时代应该归属于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是中国先民所创造的重要文化之一,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以河南为中心,分布于河北、陕西、湖北、山东等地。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河南西部、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已发掘出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较同一的文化特征。

    仰韶文化遗址面积近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最厚达4米。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现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