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以三场战役都在绝地里打响,但因为兵力少,还是让少数西夏将士逃了出去,包括罔藏逋、野乌兴舍。

    这些人逃回去禀报失败原因,为了推卸责任,只好夸大其词。

    他们的禀报便到了李谅祚手中,暂时他只能依据这些禀报做判断,于是产生一个错觉,自己派出大军在抄掠,可这些兵力并不在一处,这便给了宋朝一个机会,集中庆州的主力从北往南清扫,那么自己余下几路兵马还会溃败,因为越往环州方向,宋朝能抽出来的兵力越多!几路抄掠的兵士被宋朝吃干净了,然后宋军好反抄掠了。

    抄掠事小,那么疆砟堡、白豹城、麦经岭、骆驼巷、洪德川、青岗峡这些战略要地,随时都能丢失。

    所以他接到前方的消息,匆匆忙忙下令,将余下还在抄掠的西夏军队一起调回来,又分出兵力驻守疆砟堡。

    这次抄掠终于停下。

    所以王都头说,姚兕与王巨出兵化解西夏抄掠之危,不过兵不在淮安镇,更不在环州,而是在疆砟堡后方的杂里寨。

    王巨将几场战役经过,与立功的名单再次上报给孙沔,返回了华池镇。

    还有不少事呢。

    要派出斥候注意西夏那边的动向,防止李谅祚报复。

    要安排杂里寨的百姓,依照姚兕的想法,将丁壮一起抓起来修路,路修好了,送到矿坊做矿奴,一直挖到死,至于妇人小孩子一起卖掉。太狠了……

    王巨终究干不出来,尽管西夏那边时常这么做。

    不过为了惩戒,他还是下令将所有丁壮一起押起来,与战俘一道修路,这个路可不大好修,在大山里转来转去,最后修好了,必然会死一些人。但死了就死了,王巨不会心痛这些西夏将士以及杂里寨百姓。即便不杀妇孺老幼,王巨也不大客气,找了四个小河谷,生生将杂里寨一切为四,分在四个地方安置,从一个大族变成了四个小部族。又留下少许牛羊与粮食,强迫他们开荒,种冬小麦。中间曾有人反抗,被王巨带着一队官兵,立即镇压,连带伙伴全部砍头示众。

    民族问题很头痛,但王巨做法很简单,恩要有,威同样也在立。

    几千人立即安安静静。

    然后王巨又花钱购买了三千石冬小麦,再加上运费,到了华池县境内,价格有些偏高。王巨将它们交给了贫困百姓,劝戒他们秋播秋种,无论是酒,还是明年那场战役,都需要准备大量的粮食。

    两次剿匪,三次大战,山中一些山匪全部逃之夭夭,吓坏了。不但华池境内的这片山区,包括龙蟠县的那段山区的山匪也全部溜了,溜到了南子午山去,反正离华池越远越好。

    加上王巨发出第二道露布,一些逃到山里的百姓从深山返回来。这让华池县终于有了一份生机。

    王巨又派出衙役一一安抚,并且又颁发了一道露布文书,想要提高粮食产量,一得有人耕种,二得有水,三得有牛。

    他以前颁发了一道露布,不过效果仍然不大,因此用这道露布做补充,无论主户或客户,凡是饲养一头耕牛,蕃人的肉牛不算,必须是耕牛,一年可酌情减免一石到两石赋税。用这道露布提高百姓养牛的积极性。

    王巨这才来到吴村与青村,这个小水库终于动工了。

    并且王巨又邀请了其他村寨的里正耆长过来观看。

    “这才象一个知县嘛,”杜主薄心中想到。以前的王巨让他糊涂了,是知县呢,还是武将呢?

    可想象着那几战,杜主薄眼中闪过了一丝畏惧……

    但他也想错了。

    边境的州县终是与中原的州县不同,不求多少政绩,只要平安,没有叛乱发生,那就是政绩,特别是西北诸州县。所以孙长卿政绩做得不错,最后却灰头灰脸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