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一章 成事在天(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盐贩子如何与十万西夏大军相比?

    王巨说道:“坐镇缘边四路长官者,必须资历深,否则镇不住境内的骄兵悍将。”

    “不错,但这不是理由,若那样孙公也有了资历。”

    “大敌来犯,长官必须有过一段陕西官职的履历,对陕西边境了解。”

    “还不行,孙公也有,比蔡公更了解。”

    “不能贪暴,否则将士不服。”

    “也不行,那可是无数敌寇。”

    “必须有智数,不要说什么兵法,韩信霍去病从不读兵书,智慧才是关健。庆州不是没有将才,张玉,姚兕,种诊,即便王昭明在军事上也不弱,他们都可以做为最好的助手,所以最需要的是一个有智慧的长官去甄别大家的想法与意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似乎倒也是,”两个太监沉思,蔡挺的事迹他们也听闻了一点,毕竟也算是重臣了,世人对他的评价是“谲而多知,人莫能窥其城府”。简单地说,就是有智谋,心机深沉。足以达到王巨所说的条件。这样想,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两位中使,实际我猜测到西夏的不诡之心后,心中也很担心,反复细想,能守住庆州不失,并且不会给后方带来太多压力,就能击退西夏入侵大军的人只有两人,一是韩公,二是蔡公。除了这两人,其他任何人来庆州,大事休矣。”

    韩琦来庆州也不行,也不可能来,那不是来担任知州,而是严重贬官了。

    不过这话传到韩琦耳朵里,韩琦能高兴一下,那么这一两年内就不会找自己麻烦了。

    王巨又说了一句:“其实站在私人角度,我很希望孙公留下,毕竟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孙公对我很关怀。蔡公一来庆州,我只能战战兢兢地做事了。但站在国家的角度。必须得要蔡公来庆州。”

    这句话就颇有说服力了。至少表面上孙沔与王巨相处得不错,一直到现在,王巨始终不说孙沔的坏话。

    可蔡挺不同,那是一个很心机的人。

    事实蔡挺一来庆州,王巨就得必须小心地做事情。

    想一想那一年蔡挺如何见到赵祯的。说句不好听的,那个难度不亚于在大顺城击退了西夏十万大军,蔡挺居然做到了。做到了不提,整个过程直到蔡挺死了,都没有其他人知道任何细节。

    这份心机这份城府,王巨不能不小心。

    可没有蔡挺真的不行。所以王巨费尽了心思。

    “两位中使,我再带你们看两样物事。王巨先将他们带回自己家中,从家中拿出一个瓷瓶。

    “这就是由烧酒又经过反复加工的去毒良药,许多士兵往往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身上带伤。被兵器划破皮肤,导致发炎,就是大家所说的疮毒与背疽,从而痛苦地去世。”

    “有这么一回事,”韩太监说道。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赵匡义,在高梁河畔大腿上狠狠地挨了好几箭,后来伤口发炎,越来越严重。导致病重去世。

    还有狄青王韶,汉奸张元他们,背疽而死。说王韶烂得能看到腑肺,那就瞎说的,为什么军人有那么多背疽,有一部分是因为受了热毒,上战场必须穿铠甲,那怕酷热的夏天也要穿上厚厚的铠甲。能不中热毒?有一部分就是这个伤口的发炎。

    “只要用它每天三四次清洗伤口,再敷伤金创药包扎。治疗数天,这个受兵器伤害的毒疮与背疽机率将会下降一半多。三场战役下来。有许多将士受了伤,都用它来清洗的,结果只有数人伤口脓化严重,其他人伤口都迅速康复了。”

    “有这么灵效?”张太监惊讶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那一场战役下,没有受伤的士兵?而且受伤的士兵多是敢冲锋在前的悍兵。这些兵士死掉了,也是军中的重大损失。就不要说普通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