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3/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留下的东西最多?非是大运河,也非是长城,而是宋朝。江东圩,太湖围,各种梯田,占城稻,一直到九百多年后,后人仍在受益。

    眼下的高梁与那些工程无关。

    现在江东圩暂时没有出来,有,但不大,朝廷也没有开始重视。就是出来了,与北方产量也无关。整个北方的产量也不过在两石左右,这一下子提到了五石,使得大家一起恍若在梦中一般。

    王巨笑着摇了摇头,宋朝这个产量让他真的无话可说了,看着大家在发呆,王巨说道:“也没有那么多,一晒过后,重量还会减少。再说它也是特例。大约这种移载技术能使高梁达到亩产两石吧,若是缺水,少肥,或者土壤贫瘠所在,产量还会更少。”

    “你啊,老夫怎么说你,怎么不知足。”蔡挺逗乐了,拍着王巨脑袋说。

    是啊,不能用这块地做证明,平均起来可能只有两石,但它是高梁,不是高产的水稻,若不用这种方法种植,一亩地不过一石多点。之所以种的人多,主要是它耐旱,北方缺水啊,只好种它了,另外它需要的种籽很少,不象小麦水稻那样,一亩得要几十斤种籽,往往一亩只要一斤种籽,若是用这种方法,种籽可能只要几两就够了。

    所以大家一起惊呆了,包括那块地的主人,可怜的老汉带着一家人,听着眼前这些官员胥吏的议论,也恍若梦中一般。那老汉喃喃道:“小的居然种出三百斤一亩的高梁?”

    “是你种出的,不过你得要感谢你们的知县。”蔡挺好笑地说。

    “知县是好人,就一年,大家日子就变好了。”那老汉激动地说。

    “日子变好了,是你们勤劳,多劳多得,与我没有多大关系,不过老翁翁,快将它们晒好,将一些瘪粒扬去,相信消息传开,会有很多人愿意用高价购买它们回去做种籽。”

    “是,是。”

    大家这才回过神,一个胥吏道:“蔡公,禀报官家吧。什么叫大事,大政绩,这才叫大事大政绩。得养活多少人哪。”

    “那是一定要禀报的。”蔡挺道,是好消息,不过还有不好的消息也即将到来了,但就是现在,蔡挺仍然没有将西夏即将入侵的消息公开。努了努嘴,王巨会意,随蔡挺走到一边。

    “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从现在起,两边都紧了,那边是公开地紧,盘查森严,这边是看似胡闹地紧,王巨在胡折腾呢,实际在这个看似胡闹的紧中,是真正的紧。华池县的骑军与踏白军都活动了淮安镇,因此西夏在庆州北线得不到了多少消息,宋朝在山那边也得不到多少消息。所以野利族的消息来源,几乎成了庆州唯一可靠的消息来源。

    “山那边只是点集,但还没有集结,至于西夏大后方有没有集结,那是无法得知了。不过西夏开始陆续押运粮草抵达横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看来离入侵的时间不会太远。”

    “但横山那边还没有集结,估计我们还有二十几天缓冲时间,大约他们会在九月下旬与十月上旬入侵。”

    “你说得有道理,老夫马上回去禀报朝廷。”

    得继续要钱哪,现在钱帛来了,肯定来不及化为武器铠甲,化为体力,化为战马,然而战争到来时,将真金白银往外一掏,难道不能激励士气吗?R1152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