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争来得太突然了,等到京城接到消息,战争已经结束。

    但韩琦与蔡挺不感冒啊,于是大伙联手淡化了这次战功。

    倒是一些不相干的人过来争功,如王举元在长安,听到西夏入侵庆州,大将窦舜卿请派兵支援,王举元不听,说:“不过三日,虏必去。”

    果然没有几天,西夏人不得不退军了。俺神吧,俺有功劳吧,赵顼真让他忽悠住了,还刻意问他攻守策略。怕死还能怕出功劳……

    但这一战不是史上的那一战了,王举元会很悲催。

    还有,大顺城败了,李谅祚不甘心哪,仍在蹦达,陆诜也有底气了,留下了请时服使者与岁赐,赵曙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陆诜能办事。然而种谔开始收绥州,陆诜真面目出来了。

    他们有功,韩琦更有功了。

    至于有功的蔡挺,你乖乖呆一边去吧。

    第二个是李复圭,他更惨,但他那次还真有点不大好说。

    因此某种意义上王巨上书还是一件好事,这么漫长的时间,让这几个大佬一直提心吊胆着,别说无所谓,这么久了,你们有没有想出化解的办法?

    大家看着两份奏呈,赵曙便问:“韩卿,怎么办?”

    “陛下,调兵那是不行了,再拨出一百万钱帛紧急送到庆州,诏书蔡挺,只要他守住各砦堡不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可。”

    这句话说得不公平,西夏兴冲冲而来,来了就要打,要么就是攻破各堡砦甚至庆州城,那蔡挺肯定有过了。要么守住不失,那也等于是打败了西夏人,怎能说不求有功呢?

    “那就这样吧,”赵曙说道,在这之前,朝廷在蔡挺再三软硬兼逼下,又讨去了四五十万钱帛,现在又拨出一百万。前前后后几乎达到了两百万。虽说少了一点,可国家不是财政紧张吗,也能对得起蔡挺。

    赵曙让韩琦写草诏,又问了一句:“朕对西夏不薄,为何西夏如此?”

    道理简单。软哪,不欺负你欺负谁?就象辽国河曲之战大败,但不久又派偏军直攻到兴庆府下,西夏人敢不敢动?再如后来的太祖,那一战打后,美帝只能弄一些小动作。敢不敢用兵?当然,人品若是让后人败光了,那就不大好说了。

    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没有人回答。

    赵曙又问了一句:“若是朕禁岁赐互市,西夏会有何反应?”

    文彦博立即说道:“陛下。不妥,若禁之,西夏必然恼羞成怒,举国来犯,那时候会更麻烦。不如等庆州之战结束后,再来想办法。”

    赵曙想了想,似乎也有道理,庆州一战。打胜了是一个局面,打败了又是另外一个局面,现在商议这事儿。过早了。

    于是离开政事堂,回到皇宫,然而却派人将赵顼喊来。

    “顼儿,你写一封信去庆州,询问王巨,如禁岁赐互市会有何后果?”他也不是傻子。完全听信文彦博忽悠。不过在政事堂不好深说,就是问王巨。放在政事堂就成诏书了,两府几个重臣如何想?

    当然。这也不是替儿子培养班底,王巨现在还小,也没有那进入班底的资格。

    赵顼奇怪地问:“父皇,为何想起来让儿臣询问这件事?”

    “西夏果然不久后即将入侵庆州。”

    “咦,王巨真有眼光哪。”

    赵曙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儿子说得对啊,不要看人家小,去年就看出来了,但王巨将所有分析,所有西夏出兵的理由一一写了出来,朝堂几个重臣,还不能做出判断。一大群宰相,竟然不如一个十*岁的青年。

    不能比,一比连赵曙自己也会惭愧。

    实际赵顼还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在心中庆幸,果然入侵,王巨这一关过去了,否则王巨会很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