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六章 胡闹(上)(第3/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以后圩田面积达到了一百多万亩。它的面积仅是江东的百分之一。但现在呢,只有几十个小得可怜的圩荡子。

    沈括可能当时想法有些局限,可能也怕引起更大的争议,所以只放在万春圩上,大家也没有太注意。然而现在王巨大笔一画,这些大佬再看着万春圩的产量,当年便得租粮三万六千斛,菰蒲桑各项收入五百缗,这仅是租粮,实际收入可能乘以十,也就是一个万春圩粮食便增产了三十几万斛,一斛十斗,因为稻谷比较重,一斛相当于一点三到一点四石,也就是实际粮食收入超过了四十万石!高低肥瘦平均起来的亩产达到了三石多!

    还有其成本,修这个圩总成本只有三万斛粟,江南粟真的不值钱,这个粟恐怕不足三千贯。另外还有四万钱,也就是四百贯。

    当然,肯定不止了。这中间肯定也有一些“非常规手段”,不然这个成本造几个陡门也不够。

    其二当地百姓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一听修建万春圩,百姓纷纷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所以迅速在十天之内集结了一万四千多名无偿来的民夫,五天便烧去杂草,四十天便修起一道宽六丈、高一丈二尺,长达八十四里的大圩埂,并值数万株桑树。又用四十天将圩内良田规划妥当,修好五座水门。

    这是江东,陕西不可能有这个条件了。

    但是不是意味着大多数江东地区都可以学习万春圩?

    一个万春圩不就是几千贯钱吗,十个万春圩也不过几万贯钱吗,十个万春圩却能得到四百万石粮食!但江东面积何其之大,不要说十个,就是一百个相仿佛的圩田也能修得起哪。一百个万春圩……大家都不敢想了。

    因此王巨将江东圩从万春圩放大到整个江东,大臣们再看着万春圩的种种奏报与数据,立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江东圩只是王巨所说的一部分,甚至南方山区几万几十万顷的小型水利,黄河中下游几十万顷的淤田,还有郑国渠!

    宋朝以后什么也不要做,只要将王巨所说的这些办好了,百年之内,都不用为粮食而担忧了。

    况且还有这条治河之策。

    “王巨真没有听说过沈氏兄弟的万春圩?”

    “大约没有,沈括就在京城,若是听说过,此次王巨必会请他出来相助。不过以臣想,虽未听说过沈氏兄弟与万春圩,但想来一定会听过类似的言论。只是传到陕西后,事情走了样,王巨也不相信。不过这却让他产生了灵感。”韩维说道。

    “这也很不了得。”

    “是啊,韩公问,你可去过江南。王巨说没有。韩公再问,那你如何得知?王巨说,下官在华池县,看到许多地图,对照地势,岂能不知道,难道韩公看不出吗?韩公与诸臣顿时语塞了良久。”

    “哈哈哈,这倒不是不可能,当时我朝平灭蜀国,太祖同样也是看着地图,便能指点江山,如果王巨对水利精通,看着地图,分析天下水利,也不是不可。”(未完待续……)R1292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