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由东府设置审核机构,如由给事中带着属僚与堂吏审核。还有一本交给皇上,以便让皇上有所了解,或者判决纠纷。
每完成一件任务,必须登出一件,如果不登,以违罪论处。然后每半年或一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顺利完成的奖励,逾期不能完成的惩罚削职。
“磨勘法?”侯可狐疑道。
“与磨勘法类似,能说是加强版具体版的磨勘法。”
宋朝设置了磨勘法也有这个意思,官员磨勘,以其政绩决定其升迁,由考课院等官员审核考察,但没有说得具体。
并且这个制度现在也糊里糊涂了。
但它依然得到了士大夫的认可的,这同样会是这种考功法的实施依据。
侯可没有看出来任何问题,然后扭头问他身边的胥吏:“赵度,你认为可行否?”
赵度想了好一会,说道:“两位明公,此法确实有很多好处,我朝用官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以文章用人,文章写得好就能当好官吗?”
“赵度,说得有理,继续往下说。”
“还有以资格用人,因此大多数官员不作为,无他,一作为不是对就是错,有人爱有人恨,就象明公修水利一样,即便做到明公这样,还会有很多人痛恨。但个个不作为,大宋江山如何治理?”
“说得不错,”王巨又道。
这个考功法就是针对这一时弊而去的。
一旦实施下去,那些混饭吃的,靠虚名上位的人,就象一面照妖镜一样照出来了。
最明显的就是欧阳修知开封府。
包拯做到了极致,欧阳修接任,他没办法做下去了,于是清静无为,俺们是雅人,不是包拯那种鲁夫。于是文人讴歌颂德,真以为雅事。
当真为政之道,是清静无为吗?
不错,为政之道最好是清静无为。但不是欧阳修那种不作为。就象西汉地方第一良吏黄霸,他不是不作为而治,作为。以诱导为主,顺势而为。因此百姓乐之而不苦,政绩也就上来了。
再如王巨,他在华池县若不是大顺城之战,也是无为而治,可否下过多少命令,强行百姓做了什么?几乎没有。然而却带着百姓做了很多事,几乎就在折腾了。但王巨这种折腾,也能称为无为而治。
当然。欧阳修自己也清楚,于是酸酸地说包拯少文学,实际这个评价真让人倒,你是官员,首任不是做事的,反而成了写文章的?那么贾平凹是不是应当做国务院总理哪?
一是照妖镜,二就是削官。
控制科举名额与荫补名额是源头,问题眼下宋朝就已存在了大量官员,不但有两万多名现任官员,还有无数官员在等侯补。据说是三补一,包括王韶仍没有得到实差!这些候补官员虽然没有福利,同样也拿着薪酬。想一想这如何了得啊?
所以王巨劝说赵顼对现任官员中的老病贪暗的人进行劝退。老病贪容易甄别,但那些无能的官员如何甄别?
那么考功法一执行,那个官员退得才叫快,不用十年时光,官员就削去了大半。然后兵那边再动动手,坊场河渡各项产业动动手。宋朝整个就一身轻了。
这个不用赵度解释,王巨说道:“好处不用说了,赵度,你来替它挑挑刺。”
“明公。那小的就斗胆说了,我朝现在磨勘制与此法相比。是显得糊涂,但糊涂有糊涂的妙处。具体有具体的弊病。”
“说说弊病在何处?”
“其实地方官员主要职责就是税务,生产,以及刑狱,但是税务意外很多,比如灾害。”
“灾害可以申报。”
“灾害是可以申报,但有的官员好功急利,他们在任时会不顾百姓死活,提高税务,到了下一任官员来了怎么办?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