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三九章 国贼(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顼泣下,有多伤心,天知道!韩天也垂涕称谢,有多谢,天知道!

    泪花不当真,不过这也是一种表态,朕不会将你怎么样的,臣不会恨陛下的。

    赵顼再下诏,准韩琦在相州出入如二府仪仗,又赐兴道坊一栋豪宅作为韩家的私宅,又将其子韩忠彦提为秘阁校理。

    这回行了吧。

    韩琦这才离开京城,前去相州。

    …………

    “母后,韩琦走了。”

    “这样最好。”高滔滔说道。别看韩琦离开中书,但薪酬整涨了一倍。钱就不计较了,这样平稳将权利交接,才是高滔滔最喜欢的。

    毕竟一旦到了真正撕破脸皮之时,即便高滔滔也会心寒,万一呢?

    高滔滔又说道:“皇儿,这也是一个教训,为何祖宗家法再三说异论相搅,所以即便以前丁谓大权在握之时,也让章献太后轻松地拿下。”

    不错,刘娥是轻松拿下丁谓,但刘娥是什么人?这个女子是心善的,否则她就是要做武则天,说不定就能做成功了。

    “母后教诲得对。”

    “韩琦既然走了,皇儿就要安心的治理国家。”

    “母后放心,不过皇儿这里有一个密封奏。”

    赵顼将王巨的那个奏章递给了高滔滔。

    “这是什么时候写的?”

    “春天他从巴蜀回京述职时与儿臣议论到国政,当时说了一些,后来又做了补充,写了这个密奏。”

    “原来南方的事,是他的主意?”

    “母后春天时盖的薄棉被,就是用那种器械脱籽与弹织而成。”

    “他都有些巧思,不过想要执行,皇儿务必要慎重啊。”高滔滔说道,看完后放下奏章问了一句:“禁兵如此不堪重用?”

    “大顺城之战,王巨在前线,甚至冲到战场上杀敌,应当更清楚。”

    “祖宗如何用禁兵平定天下?”

    “那时的禁兵乃是百战之师,如今禁兵久不习战,又太平许久,在京城里不免沾染上许多恶习。”

    “干须粗。”

    “王卿也是这么说的。”

    因为王巨在奏章上说得很谨慎,也讲清了种种利害关系,国家财政又是如此困窘,高滔滔也就没有再排斥了。但她也没有发现儿子心急的毛病,不过赵顼也没有意识到司马光的手段与危险度。

    那么就开始执行吧。

    王巨奏章上写得还是很小心的,比如裁兵,他就写明了,裁兵之始,因为赵顼才继位,有人支持,但同样有人反对。因此想执行,得换一种方法。

    想裁兵,先增兵!

    于是赵顼与高滔滔做了简短的对话后,又下了一道诏书,增兵。

    这就是王巨的策略。

    并且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保捷军与禁兵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乡土气息”很浓厚。比如华池县的那营保捷军,以及后来调来的几营保捷军,其兵士家属都在周边地区,不会离华池县很远。

    然而放在郑白渠上就是一个大大的麻烦,为什么能安顿近四万兵士屯田,但施工只能调来了两万余军士,这还包括厢兵,否则数量更少?正是离得远,无法得益,即便调来增援,也不能当成劳动主力。

    那是在春天,这个问题还没有现露出来,现在秋后,地分下去了,战俘也带走了。问题也就出来了,劳力呢?前线的保捷军是不敢往回调,后面的离得太远,也不愿意来郑白渠。但周边的保捷军与厢兵却是有限的。

    因此可以增兵。

    现在有一个最好的增兵条件,那就是郑白渠所能分到的良田,况且还有朝廷给的缗钱补贴。因此就会有许多义勇心动,再从他们中间挑选强壮者,编成新保捷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