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绛在边上也乘机说道:“司马公,王巨虽有错,但念在有大功份上,还有年青,在你我眼中,他只能算是一个孩子,就给他一个改正机会吧。”

    “韩相公所言极是,”滕甫在边上说道。

    王巨说得容易,但可以想到的,渠工难度不提了,那么多的纠纷,那能让人人满意?你司马光是若大的两制官,帝师,为难一个小孩子,算什么君子?

    主要王巨挖的这个坑太深了,居养院能让司马光说成婚房,就是吕公著想替司马光说说好话,都不能了。

    司马光噎得脸青黑一片。

    “王巨,你坐下吧。”

    王巨退到最后,在最后面坐下。

    当然,这事儿没完,让司马光盯上了,哪里还有好事?不过王巨也不在乎。无妨,马上王安石就要进京了。俺对付不了你,王安石能对付你。

    况且还有韩琦呢。

    就是韩琦下了,你敢不敢惹!

    赵顼看着大家说道:“朕让诸卿来,一是问一问王卿的情况,二也是有一些事要与大家商议。薛向反映陕西有部分地区仍有霜旱之灾。王巨,你从陕西来,可有听闻?”

    “有一点,但不是很严重。”

    “那也不行,陕西本来因为西寇之压,兵役劳役沉重,岂能再让他们受委屈。不过朝廷财政确实很困难了,也拨不出钱款救灾。因此薛向请求朝廷给陕西转运司度僧牒,令籴谷赈霜旱州县,诸位意下如何?”

    “国家连这个钱帛都没有了?”王巨诧异地问。

    “王巨,朕不想说了,寝食不安,寝食不安哪。”

    后世为了抹黑王安石,替韩琦、司马光等人掩饰,将这段历史屡次窜改,但实际治平四年的财政危机已经到了让国家快崩溃的边缘。

    还好,大顺城之战,西夏人没有获胜,否则连番挟胜入侵,宋朝说不定就会出现严重的危机。直接在赵顼手中。就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可能。

    大伙没有一个人吭声。

    当然。经过王安石拼命敛财后,国家财政危机稍缓过来,许多人再度理直气壮,这条提议则是很难通过了。

    王巨有些讶然,原来这个度僧牒不是王安石先弄出来的。

    不过他细细一想,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

    僧牒,就是和尚的合法证明。

    度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卖。

    许多人不明白。连僧牒也要卖,这个敛财敛得太厉害了吧。

    实际真弄错了,这才不是敛财呢。

    这中间涉及到一个比较沉重的问题,那就是宋朝的和尚道士太多了。他们占有着大量的寺观田不纳税不说,反正隐田的豪绅们做得不比他们差。

    然而这么多和尚有几个人劳动的,这些人明为和尚,实际就是国家的寄生虫。少养一点,权当是教化。但若养得很多呢,比如天禧年间仅统计出来的和尚道士就接近五十万人。养就养吧,有的和尚公开喊出钱如蜜。因此他们也做生意,也放高利贷。也变着法子敛财,伪造田券,侵占民田,剥削百姓,鱼肉乡里。就连少林寺也不例外,将少室山周边山林用手一画,这是俺们的籍产,一些小老百姓来砍柴,一群武僧提着棍子,少林武术使出来,将百姓打得头破血流,哭爹叫妈,鼠窜而逃。

    这还不算,这些和尚道士还有僮隶呢。许多百姓租他们的寺田,又不交租子。于是国家税务越畸形就越畸形。

    所以乾兴时下诏,禁止寺观市田。

    去年韩琦无奈之下,在中书也下了一道诏令,所有寺观不及三十间者,并行拆除。大寺观惹不起,小寺观一起拆掉。但就是这样,现在还有接近三十万和尚道士,加上僮隶,以及替他们种田的佃农们,牵连的百姓多达一百多万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