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六二章 窃贼(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问题很严重。

    要知道天宝初唐朝多大面积?即便有效管控面积也远比宋朝大得多。

    而且宋朝立国才勉强一百零几年,若是从统一南唐算,只有九十年,从统一福建两浙北汉算,才勉强八十年!

    就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口翻了四倍多!

    赵顼不知道他会短寿的,那么就打算他活一个五十几岁,还能做三十几年皇帝,那么可能到他末年时,人口就能逼近两千万户。

    难道让全国百姓学习福建路,溺二胎三胎?

    “陛下,还真严重。”赵念奴在边上也说道。

    赵顼不由挠头,人口多也是内治做得好的体现,可一旦宋朝人口达到两千万户,那问题会更集中。

    就算处理好了,人口还继续发展,再过五十年,会是多少,再过一百年会是多少?不能宋朝连两百年基业都没有吧。

    “陛下,江东圩,能挤得多少百姓?北方淤田又能挤多少百姓?因此人口是一个大大的危机。然而再看两广呢?其面积相当于我朝的六分之一,户部户册上户数不足四十万,包括蛮人不会超过六十万。哪里不妖魔化,实际是一个雨水充足,一年能三熟的好地方。若是象传言那样,那么交趾人岂不更在南边,占城人岂不更南?如果道路水利修建起来,至少会疏散福建路与江南西路这两个人口稠密地区的压力。”

    能不能成,就是这个棉花。

    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钱,如何修路修水利?

    没有钱,官员如何支持,百姓如何踊跃前往?

    “原来这么重要。”

    “那是,衣食住行,衣可在首位的。”

    “如果那样最好不过了。但北方怎么办?”

    “想北方。这个棉花更重要。只要抗住北方的寒冷,汉人才能生存。但北方更麻烦……”

    赵顼默不作声了。

    就是抗住北方寒冷那又如何?燕云都收不回来,就不要说更北方。

    最糟糕的是当年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时,占了一个小便宜,成了辽圣宗的大哥,然而到他这一辈,辽国皇帝则成了他的叔叔!反正都矮了一筹。若不是唯汉族论,辽国才是真正的中国(中国。指正统国家)。

    实际北方王巨还真有办法解决,不过那真的麻烦,比赵顼想的还要麻烦。当然,若是解决好了,可能会一劳永逸。

    无他,说中国多好,那是不对的,实际地形也恶劣。比如江南,南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语句多么地优美。

    实际后人读这句话时,往往会忽视当时江南的情况,因为江东圩与太湖围还没有大肆兴建,江南多是沼泽地形,沟溪湖泊遍布,野草丛生,杂树构建,寥无人迹,某些情况就象他后世看美国恐怖片中的沼泽风景一般。

    直到江东圩与太湖圩兴建,才真正有了斜风细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那种细腻的优美风情。

    不是大地给了百姓这块富裕所在,而是一群辛勤的百姓生生将沧海变成了桑田。

    只能说有一门好处,由于葱岭之隔,不会与西方文明产生严重的冲突。

    但主要冲突非是汉蛮汉蕃的冲突,而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古人有古人认识的拘束性,不过换成自己,若能将北方征服,那么就有能力,让农耕文明成为北方,至少是东北的主流。

    到时候就有了成吉思汗,也拿中原文明无辄了。

    不过真的很难很难。

    赵顼肯定不知道王巨这种想法了,他又看了看,眼看到了最后面,又问道:“王巨,这种产量会有多少?”

    “陛下,臣只是听闻,哪里能清楚。不过一亩四五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