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艺(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没有治河重要,不过确实也很重要。那两个乡绅议论了什么?”赵顼还低估了它的作用。

    全二长子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雕虫小技!”赵顼不屑地说。不过王巨说转移视线,这个计策也不错。然后又问:“那你们这一路看了什么?”

    “看了很多地方,黄河北流,御河,滹沱河,漳河,还与百姓谈了谈,对了,陛下,我们还遇到了三股小盗匪。”

    “盗匪?”

    “都是活下去的灾民,一般十几人一伙,都让我们打败了,还全部抓获了,不过大郎问清楚情况后,给了他们几十贯交子,让他们回去做良民百姓,并没有送到官府。”

    “唉,朕之失啊。”

    “陛下,大郎说仁宗时也有,眼下国家困难,这种情况难免会发生。太平了,那个百姓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做盗匪?”

    “一定会太平的。”

    “陛下是好皇帝。”

    “朕也不打算做好皇帝!”赵顼凶狠地说。全二长子吓了一跳,他也误会赵顼意思,赵顼指的好皇帝是老好人皇帝,不是他想的那种好皇帝。

    “那你家大郎可说了黄河什么?”

    “没有,现在正在看东流,看完了再去看故道与济水,然后回京向陛下禀报。”

    “他倒是很辛苦。”

    “是吃了很多苦……”全二长子老实地说。

    “唉。”赵顼不知道说什么了。

    “陛下,我这里有两样物事,你顺便带给两位太后。”

    赵念奴说着,让婢女端出两个小坛子。她先打开第一个坛子,赵顼惊奇地问:“玉盐?”

    细盐技术交给所有衙内后,很快泛滥成灾,销路不错,它不象原先强行磨碎的细盐,因此干净易融化,特别宋朝冷菜比较多,高档酒楼第一个就离不开它。但因为技术敞开了,制做的人多了,价格猛烈下降,完全成了薄利多销的生意。敞开的结果,因为有许多是私盐模式,国家也不象以前那样受益了。

    赵顼无意中曾问及此事,然后将当初几个参与的华州官员,又再度贬官。反正那几个参与的官员,这辈子休想再上来了。

    当然,那也是过去式。

    受损的仅是细盐,无奈,当时不管是王巨,还是延州的商户,地位太低。不过烧酒与竹纸出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它们的主意。

    赵念奴说道:“陛下,不是,你尝一尝。”

    赵顼伸手醮了一点,放在嘴边尝了尝,惊讶地说:“这是什么物事?”

    “好东西吧,你再看这个,这个可以放在嘴里慢慢吃的。”赵念奴又打开另一个坛子说。

    “这就是你们要做的生意?”

    “什么我们,扩大了,以后还不是交给内藏库,我们是在替内藏库经营。”

    “惭愧啊惭愧。”赵顼哈哈乐道,让卫士抱着两个小坛子进宫。

    赵念奴这才说:“全二长子,将这两样东西带给你家大郎,问符合不符合他要求的标准。”

    “喏。”全二长子回去。

    新年很快到来。

    按照惯例,除夕之夜,宋朝皇帝会在宫中宴请重臣。

    看着眼前一大群大臣,赵顼忽然心中产生了一种厌恶。

    他不是傻子,为什么大名府会有那样的言论传出,不一定是韩琦,韩琦已开始渐渐远离政治中心了。正是这些人当中的某些人放出的风声。

    人心不足啊。

    想到这里,他举起酒杯,向东方遥祝了一下。

    东方的那个人才是他想要的臣子,而非是眼前这群人。

    在华池县,开创了大顺城之大捷,一振宋朝衰落的三军士气,然后修郑白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