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出了粮食,减少了国家从中原调运过来的损耗费用,实际就是出了政绩。可惜仁宗没有注意到他这份良政。”

    “我明白了,当时李参成功原因主要根本是不想敛财,一旦以敛财为根本,必然产生骚动了……还是敛财啊!但介甫公为何要说民不加赋税而国自用。”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条,为何你都担任了条例司检详文字,介甫公也没有对你透露国家的积欠?如果没有这个积欠,以介甫公之能,确实能做到民不加赋税而国自用。请相信之!实际不用多,只要将冗兵冗官冗政问题稍稍解决,再加上一些改良措施,就可以做到这一条了。然而这个积欠怎么办?”

    小苏又苦恼了,实际张载同样在边上蹙眉不止。

    这不是少,而是一亿六千多万,分成十年,一年得偿还一千六百多万,那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他们还没有意料到这个积欠的真正危机。

    王巨继续说道:“为何介甫没有泄露,至今为止,我只说给三个半人听了,一个是恩师,一个是我原来的门人葛少华,他要去广南替内藏库经营木棉,为了让他慎重,不得不说出来,还有半个人,章质夫,然而我也没有提数字,另外一个人就是你。原因在哪里?不仅是有关先帝声名,还有一处,辽夏。如果传扬开来,让辽夏得知,他们又能产生联手之心,乘机向我朝发兵。我朝背负着这个一亿六千多万积欠两面开战,后果是什么?”

    那就是顷刻之间,财政一下子崩溃,然后内部骚乱,外面侵略,宋朝不亡,也丢失半壁江山了。

    小苏与张载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明白了吧。”

    “那为何官家还将富公提拨上来?”

    “这个我也不大清楚,可能官家与介甫公以为富公性格随和,不足以为害。变法开始,反对者多,由富公在前面挡风蔽雨,会利于变法实施。但看来效果不大好啊……”王巨笑道。

    别看富弼说话很少,但他只说了几次王安石是小人,便给下面人反对的勇气了。

    并且他一直气愤地病退,这也是一种态度。

    如果赵顼与王安石以为富弼能做挡箭牌,那么这一招同样也是失误。

    但富弼虽然反对,不象其他人那样上蹦下跳,有那么一点温润似玉的君子味道,不过真的不能往深处想,你做君子了,好人了,国家呢?

    只能说富弼戾气不多,多少还顾点脸面与节操,然而做为三朝老臣重臣,那是绝对不合格的。

    “那么介甫公为何不执行?”

    “他没有马上执行,不是因为你说的原因,而是有两种顾虑,第一种顾虑要小一点,也就是你所说的,真正的敛财。李参青苗法是临时命令,然而青苗法是立法施行,一旦施行,必然摊派,但这还不是他主要顾虑的。”

    “那是什么?”

    “他顾虑的你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虽然摊派敛财不好,然而国家现在不敛财不行了。然而你也不得不承认,一旦实施,对于想借的人,还是有利的。”

    小苏点点头,想借的百姓很多,那就是王安石策子上所写那些人,比如灾后重建,这时候有一个二分利的青苗钱,灾民就能迅速重建家园了。比如贫困百姓,有了青苗钱,春播就能顺利执行了。

    “但这才是介甫公最顾虑的地方,为何能兼并,百姓不困难,能出卖转让土地吗?别人我不说,我只说韩公文公与富公,他们家有多少财产与耕地。即便摊派青苗钱,又能摊派多少,能为这几贯青苗钱与介甫公吵得脸红脖子粗吗?这个不会。但子由兄,你有没有想到过另一处,高利贷。青苗钱不会摊派多少,然而高利贷一年会赚多少钱?一旦国家发放青苗钱,他们这些高利贷还能谋利吗?这个损失会有多少?我听闻苏公故去,你与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