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8章 白衣(上)(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州?不错,是我授意的,但请看原因。这就是陈襄给的数量与价格,那边的则是原来的产量与售价。”

    王巨递来两份账本,让候元礼观看。

    “这个数额几乎是原来产量的两倍,几个作坊如何能按时完成。还有这个价格,几乎连生产的成本都保不住。有了这个配额与价格,候中使,你让我怎么办?”

    “这是陈襄在胡闹,非是介甫公本意。”

    “介甫公既然主持变法,岂是寻常人?难道不知道陈襄去了杭州,会发生什么吗?所以有了介甫公的因,才有了这个果。并且我正在考虑另外一件事,蔗糖作坊的配额与价格同样让人无法忍受,不过里面可有长公主与若干宗室子弟的契股,我要不要让延州商户脱身出去。”

    “王知州,千万不可啊。”

    “可不可,非是我,而是介甫公,如果有了这个配额与价格在,不可也是可。如果不是这个配额与价格,也许我会重新考虑一下。至于余下三个作坊,我不会与介甫公去质辨,但也休想让我替介甫公辨护,我不会那么贱的。”

    “但是官家……”

    “这就是我给官家的答复,希望官家也要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况且这个市易法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王安石在江宁守孝时看得好啊,这些人放高利贷,又坑人,但确实赚了钱。因此他的变法,处处能看到高利贷的影子。只不过将高利贷的利息略略下降罢了,但实际还是高利贷。

    王安石又看到商人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因此产生这个想法,如果将全国的生意垄断起来,那么国家一年得赚多少钱?实际呢,市易法最高时所赚的钱还不及青苗贷敛的钱多。并且这些赚来的钱,还多是一张张欠条。

    实际开始做得就不错,让薛向主持南方九路调度,那才是真正的经营之道。不过王巨也不想多说了,再说马上更坑爹的保马法又来了……

    “第二件事便是王雱所说的考成法,不错,它是我说的,不过它看上去虽很美,可弊病太多,故我一直未向官家禀报。比如说用经济收入当作考成标准,来考成官员政绩。不用说几年后国家税赋与其他收入会激增之。但带来的弊病同样很严重,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官员多以言利耻之,不管是真耻之还是假耻之,懂经济的大臣确实是很少,现在国家又用这个来考成政绩,那么不懂之下,多数官员必然加倍敛苛百姓,增加各州县的税赋与其他收入,以求升迁官职。百姓苦之。官员带头言利,全国上下皆以钱为标准,那么道德必然会逐渐丧失……”

    就象白猫黑猫说,还有洋大人至上说。

    它的背景是在全国上下极度贫穷,技术也极端地落后情况下,才推出来的说法。

    然后以此考成,具体的就是看各地的挤地皮,以及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让洋人沾了很多便宜,特别是倭国人。

    不过仔细想一想,至少因为这些外资进来了,虽然他们不会真的将高端技术传给中国人,不过见识了,大家知道了差距,就不会象以前那样闭塞,盲目自大,更看到先进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国人就渐渐追赶上去。

    当然,它的弊病真的很多,何谓白猫与黑猫,那就是只要不严重触犯国家律法,不管是正当的,还是灰色的,只要能发财,就是好的。

    由是带来一系列很不好的后果。

    但考虑到在七十年代末那个情况下,它确实是一场及时雨。

    随后矫正就是了。

    如王巨所说的,那有不变的“法”。冬天必须穿厚衣服,不然会冻死人的。夏天就要穿薄衣服,否则会热死人的。

    然而在宋朝,一旦出现这个局面,大家又不懂,又没有先进的国家来比较,如何去矫正?难道再来场变法?

    王巨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