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章 白衣(下)(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在汉武帝时代,弄不好就将你的蛋蛋割掉。

    如果在隋炀帝时代,辞官后,立即躲起来吧,否则都会有掉脑袋的危险。

    但在北宋前期,什么事儿也没有!

    然而问题就来了,不管王巨这些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但王巨对宋朝是有大功的,文有文功,武有武功,如果不是资历浅,年龄小,凭借他那一样的功劳,都足以将他抬入两府大佬行列了。

    就说经济吧,别看王安石如此折腾,如果将间接的收入纳入计算中,最少现在王安石对国库的贡献,甚至还不及王巨。

    就不要说在西北的赫赫战功了。

    然而却逼得年纪青青,辞官不做,那么百姓会怎么想?

    其他地区百姓怎么想章楶不知道,但他催促了一句:“候中使,你快走吧,这个消息只要一曝光,马上庆州百姓说不定激怒之下,中使都会受到池鱼之殃。”

    候元礼懂啊,他从京城来庆州城,实际从宁州就看到了变化,就是到了庆州境内,也不是马上就进城的,还有一段路程,这一路的变化,他也看在眼中的。

    而且这件事非同小可,也不能耽搁,于是上马带着黄骅写的记录,匆匆离开庆州。

    章楶则默然地遥望着天际。当然,王巨这么做肯定太激烈了,不过这一关挺过去了,也就海阔天空了,至少文彦博要碎掉一半牙齿。

    然后他又看着州衙前的街道,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分地热闹,百姓一点儿也不知道,但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得的幸福时光,因此大多数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百姓越开心,章楶越是摇头,几个胥吏也是摇头。

    王巨骑马一路北上,先行来到保安军。

    他没有去姜家,而是派黄骅去姜家将他的母亲约到外面的茶肆上。

    开始茶肆里的茶客们一个个没有在意,毕竟两国重新和好,一些大商贾同样带着大量侍从前来交易。

    直到王母出现,才有茶客醒悟。

    “原来是王知州啊。”

    两场大捷,以及庆州大治,使得王巨几乎在大半个陕西路百姓心中都被神化了。

    王巨冲这些激动的茶客拱了拱手,然后说道:“见过娘娘。”

    总之,姜家做的这事儿也传开了,整个保安军的百姓十分不齿,使得姜家的人,特别是王巨母亲现在的那个婆婆几乎都无法抬头做人。

    “巨儿,你怎么来到保安军了?”

    “嗯,我不担任庆州知州了,因此先回来看一看。”王巨语气不喜也不悲,十分地平静。这与二妞三牛不同的,要么思念,要么恨之。

    “妞妞牛牛他们还好吗?”

    “三牛与恩师的长子在国子监读书,二妞留在京城照顾他们。”

    “二妞有没有找到婆家?”

    “我替她订了一门亲,那个孩子为人很忠厚,也在国子监读书,我与他家约定了,一旦那孩子能考中举子,我就让他们成亲。如果你若是想念他们,可以去京城看一看。过了那么久,三牛也长大了,不象小时候不懂事。”

    “我……”王母只是低声哭泣。

    王巨也不安慰,而是让侍卫抬出来一个箱子,说道:“这是一箱银子,你拿出贴补家用吧。”

    说着,他就离开茶肆了,然后带着侍卫骑马去了王家寨。

    不过现在寨子的百姓,他一个也不认识。

    倒是朱家替他筑的那个窑洞,还是让寨中百姓拿来当私塾用了,似乎沾了他的名气光,寨中百姓又在边上建了房舍,同样是私塾,但规模远比从前的大。

    王巨还看到有几名士子站在窑洞里,摇头晃脑,不知道在吟诗,还是在说什么。

    站着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